第1章 (楔子)一元復始(第1/2 頁)
寫在前面的話:
1、第一章是楔子,可以略過;
2、本書前期慢熱,再加上作者第一次上手網文,開局寫得太細膩,還不太適應。不習慣的讀者可以跳著讀過去。從40章起,行文風格就正常了;
3、請閱讀起點平臺正版,這是大改之後的版本,盜版沒有修改。
……
未明這一世已經活了一百五十二歲,但這一點闔寺之內竟然無人能知。作為蓮花寺住持,他已經連續兩次成功轉世,除了已經逝去的接引弟子,寺僧再也無人知曉這個秘密。
蓮花寺是真靈門分支,原名水門,屬靈門五大派系之一。九百多年前為躲避戰亂和派系傾軋,幾經顛沛流離輾轉至此。除了寺內的珍藏傳承,蓮花寺已與靈門主流完全脫離了聯絡。而未明,則是數百年來本寺密法的最高傳承者。
真靈門尊崇佛法,是永月世界最大的門派,又被稱作“五靈門”。其五大派系天門、地門、水門、火門、風門各有傳承,均是由大日如來的弟子金剛薩埵菩薩,於六千年前所親自傳下。
水門蓮花寺的至高傳承之一,為恆河大手印,與天門真傳的恆河大手印略有區別。未明第一世,就是籍此功法勘破的胎中之謎。
恆河大手印乃靈門無上頓悟之法,與逐級提升的次第修持法門迥然不同,屬於密法另類。
修持此法全靠絕頂的天賦悟性,除此之外成敗則全憑天意——成則一步登天,獲得超脫凡俗的即生大成就,敗則終生一事無成。
未明第一世借恆河大手印叩開天門,超脫凡俗。獲得無上智慧知行無二,勘破前世今生。可惜畢竟末法時代成就有限,能夠顯露在俗世的超凡能力寥寥無幾,僅僅只有地聽術、水行術和火行術而已。
靈門修行講究身密、語密、意密“三密合一”。要求在修行中透過靈識觀想、手印諧振、密語強化,來直接與神佛或宇宙本源取得共鳴,從而獲得強大的法力神通,最終達至“佛既是我、我即是佛”的無上境界,實現“我即真理”的當世終極成就。
由於身處末法時代,靈能不顯。未明修持所得到的神通,比起典籍傳承中的神通來,實在是相差甚遠、似是而非。
地聽術類似於“天耳通”,可惜範圍弱化到了僅只數十米的地步。好在他的地聽術有所異化,偶爾也能“預見”到不遠的未來場景。也正是依靠這一點,未明才能連續兩次在圓寂之前,提前做好安排,讓弟子前往轉世之處接引自己。
至於他的水行術和火行術,那與傳承典籍中的“神足通”相比,就差得太遠了,只能堪堪接近於“小五行遁法”而已。
不過他的這套遁法雖然僅有水、火二行,但卻自帶幻術;雖直線距離不過二三十米,但卻屬於無間遁法。
所謂無間遁法,指的是一種空間瞬移之法。
這種瞬移一經發動,施法者就遁入了另一個空間,直到到達了目的地之後,才會顯出身形。由於這種遁法一經發動成功,就無需時間、不可打斷,且不受現世外力的干涉影響,因此才被稱作無間遁法。
未明的水火之遁,不僅可以藉助身邊的水火實施瞬移,同時還能令旁觀者,自發地產生水火幻覺。可惜這種遁法只能覆蓋在近身的範圍內,所以其威力效果也就差強人意。
……
未明第一世借恆河大手印取得即生成就,第二世雖繼續精研卻始終無法突破,最後不得不抱憾終生,轉世重修。
第三世未明少年時代,就預感這一世或將智慧蒙塵。末法時代的修行猶如逆水行舟步履維艱,若本世不能突破圓滿境界肉身成聖,來世恐將陷入混沌貶落凡塵。
蓮花寺本就地處偏僻周邊人口稀少,再加上末法時代靈能不顯,因此香火零落傳承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