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3 頁)
周圍的學子們發出一陣鬨笑,毫不給田狀元留面子。
他們才剛被田狀元戲耍過,心裡頭正惱火得緊,見田狀元倒黴,豈有不高興之理?
田狀元羞憤欲死,只恨不得找條地縫鑽下去。一生之中,除了早年的日子之外,他一直都是被人羨慕仰望的存在,還從來沒有受到過這樣的羞辱。如今,被林熙靖這麼面子裡子一起扒了往地上踩,從今以後,他怕是都要淪為他人茶餘飯後的笑柄了!
他的心中,不免升起了對林熙靖以及自家妹妹的恨意,既怨自家妹妹沒有如實向他說明真相,又怨林家把事情鬧得這麼大,沒有私下找他和解。他卻沒有想過,一開始,不願意與林家和解,執意要把事情鬧大的,分明是他。
&ldo;這下,我林家的冤屈,可算是洗清了吧?田家造謠生事,妖言惑眾,詆毀我林家聲譽,按理來說,是我林家該向你田家討一個公道才是。不過,我林家恥於與你田家糾纏在一起,此事,就到此為止吧!&rdo;
在將田家一踩到底之後,林熙靖才終於高抬貴手,大度的表示自家不會與田家一般見識。田狀元險些一口老血噴出,卻什麼也沒法說。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ko掉田家了,可以考慮繼續溫馨暖萌了,嗯
謝謝親萌的爪爪投餵和霸王票,之後統一答謝,麼麼噠
第47章
在林家看來,這件事是結束了。不過,對于田家而言,一場災難才剛剛開始。
田狀元聚集了這麼多的同窗跟林國公府叫板,聲勢弄得如此浩大,哪怕是京城裡訊息不靈通的人家,如今也知道得差不多了。更何況是那些素來訊息靈通的御史?
別看田狀元如今只是翰林院中的六品官,他作為今科狀元,一言一行,還是頗為受人矚目的。
如今,得知了田狀元和林國公府的那些破事兒,田狀元的名聲是一落千丈,簡直快成了文人中敗類的代表。不知是不是怨恨田狀元帶累了清流名聲的緣故,御史們對田狀元口誅筆伐,毫不留情。一時間,田狀元簡直成了朝中的過街老鼠。
明宣帝得知此事後,倒是為自己失去了一個可用之人而感到可惜。
&ldo;此事,田卿處理得也未免太莽撞了些,到底是年輕人啊。&rdo;
從私人感情的角度出發,明宣帝當然更偏向於林國公府,但對於帝王而言,底下的臣子,卻不一定要討他喜歡,甚至不一定要人品好,只要他在某些方面好用,對於明宣帝而言,也就夠了。
在田家與林家還沒有鬧出這事兒之前,明宣帝對田狀元還是有幾分欣賞的,也讓他辦過幾件小事,田狀元都辦得漂漂亮亮,明宣帝自然對他印象不錯。
只是,在這件事上,田狀元的姿態確實太難看了些,有了這麼一出,日後,他的前程,怕是也要受限了。
已是半大少年的太子聽了明宣帝的感慨,認真地反駁道:&ldo;父皇,兒臣不這樣認為。田狀元以無理狀告無理,倒打一耙,是為無德;田狀元才剛踏上仕途,便以下犯上,妄圖動搖頂層豪門根基,是自不量力。兒臣觀那田狀元的行事,便知此人小事猶可交付,大事不可與謀,否則,必是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輩。&rdo;
明宣帝也只是隨意感慨一下而已,不料竟聽到了太子這樣的說辭,一時間,也來了興致:&ldo;哦?這話是怎麼說的?&rdo;
&ldo;田狀元混淆是非,狀告林國公府欺壓寒門之事是否合理,姑且不論。在兒臣看來,他起初營造了那樣的聲勢,若是處理得當,林家也未必能夠討到便宜。可偏偏,田狀元挑起了這個爭端,卻沒能很好的處理,導致自己最後功敗垂成不說,還連累了跟隨自己一起前去的那批學子。由此可見,此人心性高傲,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