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3 頁)
雖知是奉承話,明宣帝聽著卻倍覺悅耳,笑罵道:&ldo;你這老貨,只會撿好聽的話說!得了,別再誇他們了,若是他們聽了,還不知要何等得意忘形呢。&rdo;
大太監眼觀鼻鼻觀心:&ldo;幾位皇子公主都不是輕狂之人,皇上只管放心。&rdo;
說話間,又一名小太監小跑著進來,低著頭,不敢直視君顏:&ldo;皇上,聽聞鄭貴人來之前,曾在柳妃娘娘宮裡坐了坐。&rdo;
&ldo;柳妃?&rdo;明宣帝口中念著這兩個字,露出意味不明的神情來:&ldo;她對於這件事,倒是關心的很啊!&rdo;
小太監不敢接這話,僵在原地。
明宣帝扭頭問大太監:&ldo;朕記得,鄭貴人與蔣嬪情同姐妹,當時朕還奇怪,蔣嬪這般聰敏之人,怎麼會與鄭貴人這榆木疙瘩這般要好,想不到,鄭貴人倒是個外忠內奸的。&rdo;
蔣嬪與鄭貴人初入宮闈時都是無權無勢的低位妃嬪,後來,蔣嬪因營救林嬌怡有功,入了明宣帝的眼。承寵後,蔣嬪也沒忘了自己的好姐妹,將鄭貴人引薦給明宣帝,因此,明宣帝對這兩位妃嬪之間的關係倒是印象頗深。
鄭貴人雖然生得顏色更好些,但因為人駑鈍,不如蔣嬪得明宣帝喜歡。若不是鄭貴人肚子爭氣,為明宣帝誕下了五皇女,恐怕明宣帝早就把她拋到腦後去了。
如今,鄭貴人受了柳妃授意,來明宣帝面前搬弄是非,眼看著就要失寵,但蔣嬪如今還是有些聖眷的,更何況蔣嬪所出的七皇子聰明伶俐,頗得明宣帝喜歡,此時踩鄭貴人一腳也就罷了,若要順帶著把蔣嬪也給拉下水,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大太監權衡了一下,道:&ldo;聽聞鄭貴人近些年來與蔣嬪關係大不如前,反倒與柳妃娘娘走得更近一些。&rdo;
&ldo;鄭貴人果然是個愚蠢之人,比起蔣嬪,竟更願意相信柳妃。&rdo;
明宣帝皺了皺眉,對鄭貴人的感觀又差了一分。
被二人評價著的鄭貴人一步一步走回了自己所在的宮殿。
身邊的大宮女一邊兒攙著她的手一步步拾級而上,一邊兒擔心地道:&ldo;主子,此番您沒能完成柳妃娘娘囑託之事,柳妃娘娘會不會怪罪您?&rdo;
鄭貴人面無表情地道:&ldo;怪不怪,也就那樣了。我已經把她讓我說的話說給皇上聽了,至於皇上相不相信,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rdo;
&ldo;柳妃娘娘從來不是好性兒的人,您……&rdo;大宮女很是為自家主子著急。
&ldo;頂多把我叫過去訓斥幾句罷了,她還真能對我喊打喊殺?我都不怕,你怕什麼?&rdo;
大宮女看著鄭貴人麻木的樣子,心頭湧起一股淚意:&ldo;奴婢替您委屈啊。原以為,得了皇上青眼,就可以苦盡甘來了,誰知,您竟過得這麼苦……要不,您去求一求蔣嬪娘娘,讓她給您出個主意吧?蔣嬪娘娘素來聰慧,也許她會有法子……&rdo;
鄭貴人腳下的步子頓了頓:&ldo;不必去找她。&rdo;
&ldo;主子,蔣嬪娘娘來了,她在偏廳等您。&rdo;才剛回到自己的宮殿,鄭貴人便聽到底下的人來通報。
大宮女的眸光陡然一亮,鄭貴人卻蹙著眉,大步走進了偏廳。偏廳中,一名女子正斜倚在床邊,看著庭中花開花落。聽到腳步聲,她回過頭:&ldo;鄭妹妹來了?&rdo;
&ldo;給蔣嬪姐姐請安。&rdo;
&ldo;妹妹如今,與我倒是生分了。我還記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