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第1/3 頁)
但在林家四爺看來,與這些人家結親,對於府上而言,沒有任何裨益。還不如將林筠巧嫁入商家,雖說名聲上難聽了些,但至少有實惠啊。長子林熙剛屢試不第,已讓林家四爺愁的不行了。
當初林家四爺想著等長子身上有了功名,再為長子說親,如此一來,長子的親事也能上幾個臺階,誰知道,林熙剛考了六七年,也還只是個童生,連秀才都考不上。林家四爺不得不承認,自家兒子在讀書上,確實沒什麼天分。
翻過年去,林熙剛便要二十二了。家未成,業未立,捐官幾乎是林熙剛唯一的出路。
可捐官要大把大把的銀子啊,尤其林家四爺還想給林熙剛捐個好點的官,沒銀子怎麼行?
分家時,林家大房倒是不曾苛待了底下的幾房,林家四爺也得了不少錢,但他慣來是個手裡散漫的人,又愛附庸風雅,手頭的銀子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平日裡尚可,如今要用銀子了,才發現不夠了。別說府裡的銀子,連妻子莊氏的嫁妝,都被用了個七七八八。
借著嫁女兒撈上一筆,對林家四爺來說,是他所能想到的,來錢最快的法子。
恰好這個時候汪家失了權位,想借著林筠巧與林家大房攀上親,重新奪回皇商的名號,遂與林家四爺一拍即合,合了八字後,很快便定下了口頭婚約。
幸而莊氏發現得早,兩家還沒有交換庚帖,倒也算不上是正式定親。若是處理得當,想要將這樁婚約悄無聲息的抹了去,倒也不是什麼難事。但這件事難就難在,林家四爺已經收了汪家的好處了。
當時,兩家剛定下口頭婚約,汪老爺與汪夫人極為高興,待林家四爺也是十分親厚。兩個人精在察覺到&ldo;親家&rdo;有難處之後,豪氣地拿出了五萬兩銀票,交與林四爺作打點之用,後來,又陸陸續續的給了二三萬兩,給未來兒媳置辦首飾衣物。
錢看著是多,但著實不經花。
負責捐官那人不愛金銀俗物,倒愛古董古玩。為了打點好那人,林四爺這回下了血本,重金淘來了一樣珍寶。
眼見著林熙剛捐官一事就要有眉目了,這時候林筠巧與汪家的婚事要吹了?這怎麼行!
若不是林夫人以除族相威脅,就算莊氏和林筠巧哭死在林四爺的面前,林四爺也是不會鬆口的。如今,卻著實有些不好辦哪……
林四爺搖了搖頭,想著先穩住汪家再說。待一切都塵埃落定,也就不必擔心汪家出什麼麼蛾子了。至於汪家被逼急了會不會狗急跳牆,散播一些對林筠巧不利的訊息,林四爺完全沒有考慮過。
林四爺來到汪家時,汪老爺與汪夫人熱情地招待了他。
&ldo;我觀親家今日有些愁眉不展的,不知可是有什麼難處?&rdo;汪夫人拍了拍手,底下有人呈上一個紅封,裡頭放著一疊銀票:&ldo;這是我與我家老爺的一點心意,親家拿來打點也罷,賞人也罷,想來能派上些用場。我家旁的不多,就銀子多,思來想去,也就只有這方面能夠幫上親家了,親家可千萬不要與咱們家客氣。&rdo;
林四爺見了那疊厚厚的銀票,思及家中最近花錢如流水,倒是很想收下。可惜,他心中存著事兒,到底有些顧忌。
&ldo;如今,暫且還不缺銀子,若有需要,我定會向二位開口的。&rdo;
&ldo;若是如此,那就再好不過了。&rdo;汪夫人笑道:&ldo;雖說親家不缺黃白之物,這些還是請親家收下吧,便是拿來給巧姐兒添置些東西也是好的,就算是我們做公公婆婆的提前給巧姐兒零花錢了。巧姐兒這孩子,我一見了,心裡頭就喜歡得跟什麼似的,恨不得她是我親閨女呢。說來,兩個孩子年歲都不小了,咱們不妨找個時間交換了庚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