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爾曹身於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第2/2 頁)
破壞文化的惡魔,沒過幾年,就會被鞭屍一次。
周易突然頓住了腳步。
八位大儒看著那個持續攻擊的隊友一眼,眼帶哀怨。
似乎是再說,你惹他幹嘛啊。
再上綱上線地,說你是在侮辱皇帝朱元章,那不就完蛋了。
周易環視了九個人一圈,然後又低頭嘆了一口氣。
似乎是在自言自語,但卻又用保證屋子裡的每一個人都能聽到的點聲音說道: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冬!
兩個老頭聽到這句話,直接被氣的暈倒過去。
說實話,這也不怪這老頭接受能力差。
這句話,比上綱上線的攻擊力還要大的多
周易這是用文雅的詞彙,指著鼻子罵娘。
說:
你們這些人,死亡之後,名聲很快就會隨著身體的腐朽一起消散。
但白話文的大勢流行,就會如江河一般,永遠奔騰不息。
換成四字詞語就是:
螳臂當車,只能被碾碎,混入泥土裡,連渣都不剩餘。
老杜的這句詩一說完,周易便瀟灑的轉身而去。
絲毫不顧背後屋子裡面,九個老頭中已經有兩個被氣暈了。
今天沒有尊老,功德又少了一分。
周易在腦海中再次虛構出來了木魚的形象,敲擊了一次。
功德在木魚叮冬作響的時候,升入了佛國。
雖然,在行為上,周易敲擊了顱內木魚。
但在實際上,周易對這次“耍賴”的行為,並沒有很多的愧疚。
自從周易在進入房間,看到宋訥用官位和輩分欺負人的時候,周易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和“大儒”辯經?
那不是和一個傻子爭論一樣:
會被他把你拉到跟他一樣的高度,再用他豐富的經驗擊敗你。
對於這些“大儒”,不該擺事實講道理,他們不配。
就應該用魔法打敗魔法,用權威打敗權威。
在洪武朝,這個皇權便是最高的權威的地方,借用朱元章的權威,鎮壓這些“大儒”們,大概算得上是以毒攻毒、物盡其用了。
周易對這一仗的結果很是滿意,以一敵九,氣暈兩個,雖說是對手年齡大,但也足夠顯示出我方的雄姿。
但周易心中還知道,用皇帝的權威能夠說服這些“大儒”,但是無法說服國子監的學生。
或者說,無法說服這天下的讀書人。
只有真正的體現出來,白話文的優勢,展露使用白話文的好處,才能讓大多數人接受。
一個並非真正符合歷史發展趨向的事物,也許能夠在短時間內,被某種權威,推廣到世界的每個角落,但只有真正符合歷史潮流的事物,才能夠不斷發展。
否則,就像杜甫那句詩詞中說的一樣:
爾曹身於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