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第1/3 頁)
另外兩名宮女拆開了&ldo;璐璐&rdo;的髮髻,重新給她梳頭‐‐這是為了看看她髮髻之中有沒有藏著什麼東西。
趙嬤嬤檢查了一下&ldo;璐璐&rdo;原本戴在頭上、耳上的一對鎏金簪子、一個鎏金花鈿、一朵絹花和一對耳環。沒有發現什麼古怪。
她拿出一套全新的宮裝給&ldo;璐璐&rdo;換,又對&ldo;璐璐&rdo;說:&ldo;姑娘換下來的衣服,我們會在姑娘出宮時還給姑娘。&rdo;
這樣折騰了一番之後,&ldo;璐璐&rdo;才跟著趙嬤嬤等人,往坤德宮而去。
坤德宮的東偏殿中,雍若端坐在正位上。鳳寥坐在她身後,與她之間隔著一道八扇屏。
蘇名劍親自帶了幾名得力手下,在殿中護衛。
&ldo;璐璐&rdo;跟著趙嬤嬤走進殿中,恭敬地磕頭行了禮。
雍若便笑道:&ldo;起來吧!賜座。&rdo;
&ldo;謝娘娘!&rdo;
&ldo;璐璐&rdo;恭敬地道了謝,卻沒有起身,而是又磕了個頭:&ldo;民女要向娘娘請罪。民女之前為了見到娘娘,向承恩侯太夫人說了謊話。民女並不是璐璐,而是璐璐的師妹李瑤。&rdo;
雍若微微挑眉:她竟然直接承認了自己是冒牌貨?這一步倒是走得很聰明。
她笑了笑:&ldo;我就說嘛!漉漉的一雙大眼睛,怎麼會變成了丹鳳眼?&rdo;
冒稱&ldo;璐璐&rdo;的李瑤躬身說:&ldo;娘娘英明。這麼多年了,難為娘娘還記得漉漉的模樣。&rdo;
雍若微微嘆息一聲:&ldo;其實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但那雙眼睛,我可忘不了。你起來說話吧!&rdo;
李瑤又道了謝,這才站起身來,在旁邊的圈椅上斜簽著身子坐下。
雍若便問:&ldo;你既是漉漉的師妹,應當知道漉漉的&l;&r;字是哪一個了?&rdo;
李瑤微微一頓,平靜地回答:&ldo;是美玉之&l;璐&r;。&rdo;
雍若笑道:&ldo;可我記得路郎中跟我說過:因為漉漉有雙大眼睛,所以小名叫&l;漉漉&r;,是濕漉漉的漉。&rdo;
李瑤想了想,搖了搖頭:&ldo;師傅沒有跟我說過此事。想來……要麼是娘娘記錯了,要麼是師傅當時隨口哄孩子玩兒的。&rdo;
雍若換了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勢,繼續扮演一個有點戒心的角色:&ldo;這倒有可能。不過,你說自己是路郎中的弟子、漉漉的師姐,你怎麼證明?&rdo;
李瑤胸有成竹地說:&ldo;師傅讓民女帶來了一卷手稿。這是他老人家這些年在醫道上的一點心得,一是做個信物,二是賀娘娘母儀天下。不知娘娘是否還認得師傅的筆跡?&rdo;
趙嬤嬤適時地將那捲手稿捧給了雍若。
雍若接過來看了看,字跡不算很端正,卻蒼勁有力。
她點了點頭:&ldo;倒像是路郎中的字跡。只是比當年更蒼勁了些……能寫出這樣的字,他手腕上的舊傷完全好了嗎?&rdo;
李瑤輕輕嘆息一聲,簡短地說:&ldo;託娘娘的福,已經完全好了。&rdo;
雍若將書卷擱在案上,十分溫和地問李瑤:&ldo;路郎中這些年過得好嗎?漉漉怎麼樣了?她為何不親自來見我?&rdo;
&ldo;多謝娘娘惦記,師傅幾年前傷了腿,有些不良於行,身體倒還好。璐璐師姐如今有孕在身,即將臨盆,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