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基因藥的訊息(第1/3 頁)
像楊倩這樣閒逛的人極少,生產區不允許買賣,閒人只能走特定的通道遠遠參觀。
這情況楊倩瞭解,之前小群聊天時她就聽鄭叔說過這項管理規定的意義所在。
官方透明化整個生產運輸過程,就是讓普通民眾切實看到基地的能力,物資富足時能讓民眾安心,緊張時還能促進民眾同心同力克服困難,激發大部人的行動力。
楊倩深以為然。
末世的人最害怕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找不到努力的意義和方向,而想在末世惡劣的環境下繼續延續人類的生存和文明,也需要人們團結一心,自己努力去打造希望。
一牆之隔是絕望的廢土,這如孤島般的方寸之地集中了人類所有文明和生存的希望。
外城全是通透極堅固的建築,透明隔離罩子下面是12層樓高度的全鋼架結構整齊的生產片區,官方已經盡最大可能的利用新開發出來的生產區域。
楊倩行走在之間通道時,有種行走在鋼筋叢林,被未來科技嚴密包圍的感覺。
生產區被分成不同品種的小塊區域,一派繁忙的景象,無數工作人員在其中穿梭奔忙。
他們按所從事的工作配套相應的服裝,標誌明確,胸口印著身份資訊,楊倩在通道告示區看見提示,所有工作人員不得串崗,只能進入指定的工作區域。
這裡有專門的技術員巡查指導,操作員們則有的忙著耕種,有的正在採摘,有人正將產出運到指定的地方,到那裡後有專人負責稱量、包裝和運輸。
大量人力物資投入下,經過這段時間的勤奮耕種,兼之研究院出品的生長液進行輔助,終於成功讓這片不毛之地短短時間綠意盎然,大量產出投入市場,迅速進入千家萬戶。
楊倩在來來往往的人們臉上又看到了笑顏,看到了活力。
華國人從來就是純樸的,堅韌的,勤勞的,有地種有產出,有落腳的地方,他們就能安頓下來,然後為了逐步改善生活條件不斷努力。
她不由的感嘆,有官方管理的地方就是好,短短時間這裡的一切就進入了高效的運作,開闢新的生產區雖然艱難且付出的代價不小,但成效是顯著的。
不知不覺楊倩走到了物種保留區,她突然看到了以為已經沒了的曾經的物資處同事。
當時疫情日趨嚴重蟲害發生,這兩位應官方的要求,和十多名農科畜牧水源方面的專家,放棄了隨大部隊遷移,選擇與保護物種深埋“密封”於基地的地下層。
楊倩知道,當時他們所有人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準備。很值得敬佩,看到他倆還好好活著,雖然跟他們不太熟,楊倩依然很開心。
沒有去打擾,楊倩沿著觀光通道去參觀現存的動物品種。
比起植物,動物物種的保留非常困難,除了基地用蟲子大量繁殖量極大的雞鴨鵝兔子。
楊倩已經估計動物們存活量肯定不多了,一圈看下來比她更想象的還要少,一些珍稀猛獸直接就沒了,還活著的動物也一副神情懨懨的狀態。
場館門口有提示,小動物們與人類一樣同樣面臨生育難的問題,不育,難孕,問題胎,崎形崽,甚至不少過去極普通的動物已經成為紙片上“曾經的物種”。
這麼形容也沒錯。
普通物種在惡劣的野外根本無法存活,能存活都發生了變異,除了基因變異,它們身上要麼多了零件,要麼外觀發生變化,可以說它們已經不是它們了。
楊倩慶幸,疫情時期離開基地前她曾幾次前往養殖區,儘可能買了些動物在空間放養。有些她直接放棄了,比如獅虎豹鱷,比如各類蛇,實在太怵這些可怕的動物了。
現在看來這個舉動無比明智,她空間的好些個品種,比如馬,熊貓,狍子,鹿,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