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冰上(第2/3 頁)
“刀劍無眼,請殿下三思。萬一殿下金體有恙,末將該如何向陛下交代。”
“趙將軍,本王決心已定,無須再勸,你且速速布兵排陣,將這河谷關口與流晶河兩岸給我牢牢防死,切記這冰面之上不要給賊軍留下任何缺口。飛鴿傳令左路和右路兩軍,大戰在即,不可輕敵,誓死守好東路防線。”
“末將遵命。”
說完,靖王渠梁溢一揮手,趙廷昌大將軍便從冰面上往岸邊營地走去,渠梁溢再次一個人在冰上一邊來回踱步,一邊低頭冥思。
儘管目前東三路大軍已經做好應敵準備,但靖王渠梁溢卻難以放心下來,一是因為鮫族大軍實力今非昔比,再也不是那塊好啃的骨頭了二是自己被他的父皇從西三路召回皇都城後,他已經離開軍營快六年了,雖然殺敵熱血猶在,勇猛氣概更盛,但自己從未面對過鮫族賊軍,內心自然而然就有一種擔心三是神族與鮫族暗地裡有他不知道的瓜葛,他還不知道這次大梁與鮫族賊軍對峙,神族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其實,渠梁溢很清楚,一旦鮫族大軍真的依靠著流晶河上那又厚又硬的冰面,潛行突入大梁在東山腳下的軍營,那麼東山上的防禦工事、重弩以及東山的天險都將難以阻擋住賊軍進攻的腳步,只能和鮫族大軍正面廝殺,這場大戰必將十分慘烈、十分恐怖。
但是,渠梁溢更清楚,面對這場兩族大戰,他不能因為自己是皇子,就可輕易撤回後方,他只能和幾十萬東三路大軍的將士一起浴血奮戰,唯有將鮫族大軍殺回東山之外才是出路。
此次被他的父皇派到東三路,遠離皇都城,遠離爭奪帝王之位的權利中心,他已經失去了太多籌碼。與鮫族的這場大戰,即便再慘烈,他也要牢牢把握這次殺敵立功的大好時機,以此提升自己在朝廷、在十二路大軍,尤其是在東三路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為將來和他的太子弟弟爭上一爭重新積攢實力。因此,這一戰,他決不能退,他必須為將來努力搏一搏。
前段時間,渠梁溢收到了他的外公、定國公南啟業的密信,暗中從信中得知了他的四弟渠梁衍明年也會被他的父皇派到下面去後,便猜出了他的父皇的用意。
五年多以前,他被他的父皇從西三路召回皇都城,怕的是他在西三路繼續籠絡勢利,壯大實力,將來威脅到朝政、威脅到太子渠梁蔚繼位。而他現在再次被他的父皇派到東三路,怕的卻是他在皇都城大肆結黨壯大勢利,最終還是會威脅到朝政、威脅到太子渠梁蔚繼位。
這次之所以他父皇將他再次從皇都城支走,不僅僅是因為東山形勢所迫,主要還是因為四皇子渠梁衍從天都城回來了。他父皇一前一後將他和他的四弟渠梁衍都派到下面州府,既可以將兩股爭奪皇位的勢利從皇都城轉移出去,從而鞏固太子渠梁蔚的儲君地位,又可以讓這兩股勢利在皇都城外相互制約和掣肘,從而維持整個朝政穩定,維持多方勢利平衡。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得讓他的那位四弟的實力和自己平起平坐。因此,作為四皇子渠梁衍舅舅的公田譽亮大將軍才會被他的父皇提拔上來,直接接了他外公樞密院正使的位置。另外一點就是,東中路大軍主帥趙廷昌乃是大梁當今皇后的堂兄,也就是太子渠梁蔚的堂叔,老趙家的人自然是向著太子渠梁蔚的。有趙廷昌大將軍在東三路直接鉗制自己,即便他再有能力也無法輕易對他的太子弟弟形成絕對威脅。他的父皇才是整個大梁最高明的人,對待幾位皇子,知道何時該收,何時又該放。
不過渠梁溢有一點沒有猜到,那就是他實在是太過優秀了,能戰善戰,又善人事,不管是在西三路,還是在皇都城,他都能籠絡一方勢力為己所用。亦是因為這一原因,他的父皇才會想到將他派往東三路,畢竟一個和大梁爭鬥了幾百年的外族,實力雄厚,足夠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