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金蓮來歷(第2/3 頁)
幼即發心向道,有出世之心,但苦無門路,及至成年,便想著遊歷四方,但慈母賢父,多年愛護,情深之極,想著自己一走,雙親年老之後,無人奉養,自己怎能棄之不顧?便絕了此念,留在村中,一邊耕地一邊讀書奉養雙親,只是平日老讓祖師娶親,祖師平日就有出世之念,如何能肯,只得一直設法推辭。
如此推辭數年,不想有緣,這日祖師正在山中割些乾草,準備帶之回家,好餵養耕牛,忽見一白髮童顏,面甚清越,穿著露出一半手腳的黑色短杉老人,自山中走出。祖師平日聰慧,看出這老人雖處深山,但行走之時足不沾塵比之身形矯健的青年人更快更穩,並且時至寒冬,酷冷奇寒,凡人便是有多重厚重衣服穿在身上,也禁不住,老人身著短衫,卻面色紅潤,種種情況,祖師知是異人,想著自己平日便好此類人物,但是苦於多年無法出世,此時管他是好是壞,先攔下拜見才是正理,於是連忙放下手中鐮刀用具,一邊大聲向老人呼喊,一邊以全力向老人跑去。
不想老人行走速度看起來也不怎麼快法,祖師雖盡全力,明明腳步比之更快,但也只能遠遠跟隨,近身不得,於是呼喊更急,但是前面的老人卻是置若罔聞,還是那麼不緊不慢的走著,就這麼追趕了一天一夜,就算祖師,生具異稟,身體氣力遠超常人,這麼快的跑法,也氣空力盡,不支倒地。
等到醒轉,忽然發現自己身在一個山洞之中,而所追老人也在洞內看著自己,見自己醒轉,便面帶冷意向自己說道:“你這小娃,追我幹甚,若不是老道有那麼一兩手醫術,你這小娃早就脫力而亡,你若死了,家中父母如何自處。”祖師聞言連忙起身跪拜並正色道:“小子自幼好道,因見您老像是個世外異人,怕錯過這次機緣,所以死命追趕,一切事物也顧不得了,您方才如此之說,卻讓小子心驚,我一死並無妨礙,卻讓父母受這喪子之痛,大是不該,您老即然停下,必見小子心誠,若是能收小子為徒,自然是小子福分,若不能,小子也不強求,自回村中奉養父母直至去世,再尋訪異人,收我為徒,其間不論受多大苦難也絕不退縮”隨即磕了三個響頭
再起身看向老人,卻見老人此時面露慈色,隨即又大笑了幾聲,等到笑完便帶著笑意說道:“好好好,果然是個心誠孝順之人,我向來不喜歡婆婆媽媽之人,你這一番說辭,卻是大合我心”。
隨將手微伸,令祖師起身說話,祖師聞言自然遵從,等到起身,老人便說道他的來歷及一切因果,才知此老是雲靈山太白洞旁門煉士神蒿公,說他日前自己有一位至交,飛劍傳書,說他門下弟子尋到了幾種久不現世的靈果,邀他前去一同受用,老人想著自己平日也難得出山一次,又地仙天劫將至,正用心準備,照著心意,本不應分心,但卻在準備婉拒之時,突然心血來潮,想著必非無因,默用玄功推算,才知此行對自己此次渡劫,有極大益處,便即準備赴會,沒想到前天剛到此地上空,偶然拔雲下望,卻見祖師正在山中割草,看出祖師骨相清奇,頂上靈光純而不雜,知是根骨絕佳,稟賦深厚之輩,當下起了愛才之心,想著自己近千年來,獨來獨往,因是自由散漫慣了,也沒想過收徒之事,再有百年,天劫將至,自己能否順利渡過,實是難說,何不收一佳徒,傳承衣缽,好使本門道法不至失傳,隨即降下雲頭,徒步走向祖師,本意只是想稍顯靈蹟,使其自投,沒想到祖師生具慧眼,人還未到近前,便識破老人形跡,知是異人,趕忙來投,老人見祖師不等自己稍顯靈蹟便即來投,果見其靈悟,又為考驗其向道是否心誠,便不停留,一直走了一日一夜,祖師竟未放棄,仍在死命追趕,直到脫力暈倒,老人見此隨即回身,為祖師推宮過血,喂服靈丹,等到祖師醒轉,又用言語試探,知祖師是個果敢堅毅之人,又極孝順,正合自己心意。
隨即便傳了祖師一部“少元妙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