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初至太庚山(第2/2 頁)
平時的最好狀態,想著早去早回,便駕劍光,辨明方向,向太庚山飛去。
且說張元苦修三年,功力大進,元神凝鍊,連通明堂,洞房,流珠三宮,神思微妙,平日除參悟五遁玄功和天蟬隱身之法外,又兼習得乾元真經中冊記載的上乘煉劍法門,劍術功行與日俱進,今日出山,牛刀小試,劍光已能破開大氣,以雷音之速御劍飛行。
此時劍遁之快與雷音並列,何其迅速,又兼一路無事,飛行一個時辰後,張元算計路程已差不多到了太庚山附近。
因是以前未曾來過,不知是否走對地方,隨即降下雲頭,運用法目,極目遠眺,堪察地勢。
過了片刻,見山脈走勢與乾元真經中山河圖象所記載太庚山形象相差無幾,知道算是到對了地方,心中稍定。
再看下方,山川連綿,林木蔥蔥,到處都是密莽荒林,大樹參天,高可數丈,隨著地形高下起伏,一望無際。
心道:“雖然已到了太庚山,不過這太庚山方圓千里,而大愚上人洞府,又處於山中不知名處的萬丈寒潭之中,自己所得真經,只有大略圖象及山中產物,似那隱藏極深之地,卻不能盡知,我又不精通此地地理,想要短時間內找到大愚上人洞府所處之處,卻是不可能,有點難辦啊”
心正思索如何辦時,忽記起乾元真經中記載有一門窺天測地之法,喚作太乙回光顯影之法,能縮萬里之地一切景物,在方寸之間顯現而出,只是此法全憑自身功力,以定視之遠近,以自己當前功行,便用全力,也只能攝取百里之內的山川景象,且自己此時功力太差,能發不能收,憑白要耗不少真氣,卻是個難處。
心中想罷,又看那連綿山川,若是以劍光飛繞全山,費時又久,林木又多,阻隔視線,說不得,費了大力,卻無功而返,豈不是更說不過去。
再說得了法寶之後,還須多年苦煉,方能運用由心,仗之抵禦天劫,想到此處,心道:“也罷,此時拼耗一點真氣,早日尋到洞府,得寶回山,早日祭煉,若是不用此法,說不得要在山中搜尋多久,憑白耽誤功夫”
心中想罷,正想施展那太乙回光顯影之法,忽見遠方山中一道淡白精光突現,上衝霄漢。
張元見狀,知道這種異象大多是寶物將出之兆,再要細看卻見那精光倏地收回,一閃而逝,不由心中一奇
心道“自來若是寶物出土,精光沖霄,必沒有這麼快就收回的道理,難道是有人煉法不成”
心正猶疑,想到正事要緊,何必去管它呢。
隨即便御劍升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