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疑難未解(第1/2 頁)
李執口中的老大人是陛下的老師,如今的內閣首輔陳諫元。
先帝在位時,陳諫元便擔任吏部尚書一職,後又兼任禮部左侍郎和步軍統領,選過的能人不計其數,也曾在軍情緊急時,為先帝出謀劃策過。
陳諫元在朝廷可謂是德高望重,就連如今的陛下也對他禮遇三分。
是以,除了宮裡的,就連外頭的仕子一聽到陳諫元的名字時,眼中的敬仰和欽佩便會毫無意外的顯露出來。
都盼著有朝一日能拜在陳諫元的門下,像陳諫元那般為國盡忠,為民盡力,攜手為大晉打造出一個和平的天下來。
李執和王允便是陳諫元的得意門生。
雲順八年的那場會試,其中的一名主考官便是陳諫元,所要出的題目也落到了他的身上,可他出的題目卻是格外刁鑽,以至於眾考生出貢院時,還曾苦笑著連連搖頭甚是沒信心。
放榜時,卻是李執和王允的名字出現在了上頭。
眾考生一下子心灰意冷,反覆確認幾遍後才實實在在的打量起這兩個得了名次的人物。
殊不知,他們在打量兩人時,不遠處坐在轎中的陳諫元也在用著一雙銳目看著這兩位意氣風發,文采斐然的青年。
陳諫元清楚,朝廷向來不缺老謀深算的官兒,缺的是像眼前青年朝氣蓬勃的銳利。
而如今的大晉,恰好需要這份銳利。
此後,他一步步扶持李執和王允,概因也是想從他們身上補回些從前他有過的不羈和輕狂。
更是想為天下的百姓做一份長久的實事。
李執還未走到大理寺獄時,思緒仿若回到了多年前,卻渾然不覺對面有一人向他走了過來。
“往日不見兄長這般出神,想是因為刺殺重臣一案罷?”
李執愣愣回神,眼中稍顯詫異後,才朝對面的人溫聲道:“允弟何時回來的,竟不同我說一聲,我好為你備酒接風洗塵。”
一月前,塘湖發生了一起案子,王允被派到了塘湖調查。
這位大理寺司直大人同李執性子上有些許不同,即便待在京都城,往日裡也多是樂呵呵的,尤其在見到李執這位“兄長”時,總能看到那張秀氣的臉堆著笑。
大抵是多年來的陪伴和信任,李執在一見到王允這位同伴時,心中的那份愁思就能消散些。
王允兩道眉微微一彎,笑道:“去見過老大人後,自然是來見兄長,只是塘湖一案要了些時日,所以回來晚了些。”
他頓了頓,道:“聽說前些日子朝廷重臣被刺殺一案兄長已經找到兇手了?”
李執眸色平靜,也不驚奇王允今日回京就知道了訊息,他看著王允道:“人是抓住了,但我認為,此案疑點重重,需得暗中徹查。”
昨夜顧珩讓人將方榮押進大理寺獄時,李執以為這案子已經是板上釘釘,不容人辯駁的了,可今日方元齊出了值房,他心中卻又隱隱起了些不安。
若說全憑性子使然,除卻上月刑部尚書家大姑娘宴請好友時,方霖在席間出了那一樁子事外,別的他從未聽說過有關方家的兩位公子德行敗壞,汙糟不堪的醜聞。
若說是想為日後的前程鋪路,就理應收斂鋒芒,虛心求教,而不是就這麼大張旗鼓的刺殺當朝陛下最看重的人。
這麼做,就好像故意為之,要將這件案子的源頭扯到方榮身上來。
李執的心頓時沉了沉,腦海中忽的想起了老大人曾對他說過的一句話,“民有怨,應當挽救,民有冤,更應查明,這天下,一定要清明公正。”
雲臺縣縣令文錚和裴景年素有清名,可也免不了被死士刺殺,這樣的冤他不可能不管,也容不得他忽視。
可若是這案子還藏有幕後之人,縱他寫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