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3 頁)
是的,如果輿論監督根本無法可依,有關法律滯後,都會使當前的輿論監督舉步維艱。
2004年春,《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出臺了,其中還特別以單獨的章節對輿論監督問題作了專門的規定。這對於新聞界來說,是件大喜事。我相信,新聞監督法很快就會出臺了。我更相信,如果真的有《新聞監督法》作為中國近80萬名新聞記者的保護傘,記者不會因採訪而捱打受罵,不會因受打擊報複流血而又流淚;我們社會中的腐敗會無處可遁,社會中的文明會更加昌盛,人間的善良會隨處可見。
可是,我們的《新聞監督法》還是沒有出臺,這就使我不得不提及的是:誰來維護新聞記者的人身安全?誰來維護新聞媒體的合法權益?
目前,石野的合法權益還沒有得到合法的保護,在全國各地更有許許多多像石野這樣的新聞記者,他們實施輿論監督的合法權益至今得不到有效保護,中國新聞記者的維權之路甚是艱難。
寫至此,我在憂慮石野記者的處境同時,也格外關注他未來的路。我堅信,像石野這樣主持正義的記者,無論阻力和風險是多麼巨大,無論批評物件是如何的強大和狂妄,他是決不會向邪惡低頭的,他是絕對不會放下手中這枝筆的。
是為序。
2004年春於長春
(王維忠,男,吉林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授、博士導師,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4年兩會期間提出的&ldo;中國出臺《新聞監督法》,很有必要!&rdo;在社會各界引起極大反響。)
序社會需要這樣一把明錚錚的利劍
何建明
石野是我們這個還不怎麼安寧、不怎麼幹淨的社會的一把利劍。我這樣稱他是因為這位年輕的小夥子滿身充滿了一股正義的銳氣,儘管有時是顯得某些需要繼續成熟的&ldo;傻氣&rdo;。
第一次他來找我時,我沒有將石野這樣的青年人放在眼裡,以為他也是一個&ldo;文學青年&rdo;。但他不是。他是抱著書稿來讓我為他這本書的出版寫序的。不知小夥子看中了我什麼?大概也是當兵出身?又有許多年的記者生涯?不管怎麼說,石野是認定了我。這讓我有些為難‐‐只有對別人瞭解時我才願意作序,我對他說。那我就讓你瞭解吧!石野指著書稿,也指著自己的胸口。
這是一個心頭燃燒激情的小夥子。有點與我一樣。
石野是個不安分的人,從他的簡歷裡看得出他從沒有安分過。他出生於湖北大冶農村,是父母的長子,由於家庭屢遭不幸,他小時候很苦,高中沒有唸完就去打工。務過農,做過磚瓦廠工人,下礦井挖過礦石。後來當兵。再後來到地方,開始與公安和法制方面的工作和部門聯絡,當保安與當保鏢,更多的時間是當報社記者一類的工作。當記者時仍然不安分,忽一會兒在南方,忽一會兒又到北京。
這一點有些像我‐‐年輕時大概都喜歡不安分的生活。
但我知道這種不安分中更多地反映了一個奮發向上的年輕人的真實心態。那是一種不甘命運的表現,那是一種追求更高更好的方式。石野屬於這樣的年輕人。而且他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記者當得不錯,並且越當越野‐‐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惜。
我沒有問過石野這名字到底是筆名還是真名?不過,一個&ldo;野&rdo;字可以看出這位小夥子的全部性格與追求。
石野野得出奇,能根本不顧家人還是否惦記著他。漂泊的生活已經很少讓他想起回到那個生養他的貧困小山村。
石野野得很歡,能想入非非地跟與他毫不相干的黑社會黑勢力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