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3 頁)
我走上二樓後,一位自稱是陳主任、戴著近視眼鏡的中年男子走進來。當陳聽清我的來意,並得知我還有好幾位朋友均想來該校實習時,高興得連連讓座,並指著辦公室牆壁上掛著的十多面高懸的大紅錦旗,滔滔不絕地介紹說,學校培養的人才已遍及廣東全省,好評如潮,該校正準備擴大規模,面向全國城鄉招生哩。陳主任隨後拿出一張蓋有&ldo;廣州教育委員會社會力量辦學辦&rdo;大紅公章的辦學證書說:&ldo;我們是由廣州市老工程師協會主辦的,是社會團體力量辦學,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我們絕對不是那些不三不四的小學校……&rdo;接著,陳主任又很熱情地拉我坐下,一定要我現在就觀看有關該校的資料錄影,說罷他笑嘻嘻地按開了在這間辦公室西北角的一臺布滿灰塵的彩電,螢屏上出現了該校在新學員開學時熱火朝天的剪綵鏡頭。我佯作很欣賞的樣子,饒有興趣地耐著性子看了近十分鐘的電視。隨後,我又故意指著報紙上的廣告,與陳進行了下面的一番對話。
第四章 臥底揭開華才職校騙局第29節 36名學員報社投訴(4)
記者:看了這麼多東西,我感覺這學校還是不錯的,但是令我奇怪的是,怎麼在這些廣告上找不到學校的具體地址和名稱呢?這讓我們這些想來學習的人不是很難找到目的地嗎?
陳主任:這個麼,這個麼,嘻嘻,還是保密一點好。也許你不知道,我們學校名氣大了,全國求學的人太多,以防蜂擁而至,到時不好辦。
記者:(故作奇怪地):學生多是好事呀;學生多,他們所交的學費也就多,這樣學校收入不也就多了嗎?
陳主任:我們是靠社會力量辦學,適當是要收些費用的,但我們的宗旨是多為社會輸送有特殊技能的人才,為國家減輕負擔,所以我們不像別的學校一樣,只看錢而不注重學習質量。
記者:陳主任,貴校在廣告上稱,凡來本校培訓的學員,均由廠方負責支付學費,但我聽到好多人說,實際上你們卻要求學員們一次性交幾千元費用,這使我有些不明白,你能講講嗎?
陳主任:(有些不高興地):看你像個聰明人,怎麼這麼簡單的道理也不懂呀?這個麼,我們的學員畢業後,主要有兩種方式安排就業:一種是學校自辦工廠,安排學員就業;一種是學校根據學員的成績和特長,向廣東省內各地電子廠推薦就業,而且從我們學校學成後出去的學員工資都是很不錯的……
記者:我也聽說學校的校辦廠不錯,現在麻煩陳主任帶我去你們附近的校辦廠看看好嗎?
陳主任:(立馬沉下臉來):你急什麼,你現在又不是我們學校的學員‐‐不是我們學校的學員我們一般是不會輕易讓人去參觀的,這也是我們的商業秘密呀,再說,我們校辦廠大多是在深圳、珠海特區,主要與外商合作,廣州目前還沒有。不過,我們下半年準備辦廠。
記者:陳主任,剛才我進來時,好像聽人說學員的宿舍裡沒有電扇,而且還聽說學校不讓學員自己買電扇,這大熱天,怎麼受得了呀!
陳主任:我們的學生大都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學好一技之長走到一起來。大家主要是來學習的,條件差些,應能克服,這更能鍛鍊人。俗話說得好,不吃苦中苦,難成人上人呀。想當年紅軍長徵時多艱苦呀,他們哪還有電扇呢?他們最後還不是靠吃苦打敗了敵人麼?再說,我們宿舍裡是上下鐵架床,安裝吊扇容易出危險。
見我還想問什麼,陳主任指著我後面的一個保安使了一個詭秘的眼神,然後以先有點小事為由,趕緊走開了。
見後面沒有人跟蹤,我趕緊拉著其中一名劉姓學員往教室後面的宿舍走去。閃身溜入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