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阿刁》(第1/2 頁)
嘈雜的廣場上,音樂的聲音起初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單調的吉他旋律和孩子們的吟唱,在這個浮躁的城市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直到李知然的歌聲響起。
“阿刁”
那是一道穿透靈魂的聲音,像是撥開了層層的霧霾,讓一縷陽光從天空灑進心底。
“住在邊藏的某個地方
禿鷲一樣
棲息在山頂上”
歌聲清脆而嘹亮,引得停留的行人開始變多。齊昱舉著手機,靜靜地記錄著這一切。
“阿刁
大昭寺門前鋪滿陽光
打一壺甜茶
我們聊著過往
阿刁
你總把自己打扮得像
男孩子一樣
可比格桑還頑強
阿刁
虛偽的人有千百種笑
你何時下山
記得帶上卓瑪刀
灰色帽簷下
凹陷的臉頰
你很少說話
簡單的回答
明天再哪裡
誰會在意你
即使倒在路上”
駐足的行人越來越多,有的男人即使被老婆揪耳朵也不願意離開,也有人像齊昱一樣拿起手機開始拍攝。
李知然有一點很難得的地方,就是吐字十分清楚。即便裝置很簡陋,聽的人也能聽清歌詞。這是很多非專業歌手比不了的。
在華語音樂裡,詞永遠比曲擁有更高的地位。並不是說詞比曲重要,而是聽眾對詞的鑑賞力遠比對曲的鑑賞力高得多,對於歌詞的敏感遠大於對曲子的敏感。
一首曲子很好,歌詞很爛的歌,很容易被大眾歸為一首弱智,但一首曲子很土很俗,但歌詞很好的歌,往往不僅僅有“金句”可以替代整個作品被人們評價,同時還因旋律“通俗上口”而有傳唱的可能。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從歷史傳統的角度來講,舞文弄墨的騷客比別人更受尊敬。從華語樂壇的角度來講,不是不看重曲,而是實在無法批次生產良曲。
而編曲,在普通聽眾看來更是可有可無。
所以當一首詞曲俱佳、編曲增色、歌手還無比契合的歌出現的時候,對這個世界的聽眾帶來的衝擊是無與倫比的。
李知然唱得投入了,解開了襯衫最上面的扣子。
“阿刁明天是否能吃頓飽飯
你已習慣
孤獨是一種信仰
阿刁
不會被現實磨平稜角
你不是這世界的人吶
沒必要在乎真相
命運多舛
痴迷淡然
揮別了青春
數不盡的車站
甘於平凡卻不甘
平凡地潰敗
你是阿刁
你是自由的鳥”
看著李知然因為用力而微微前傾的身影,哪怕已經聽過很多遍翻唱版,在這種環境下,近距離聽到這麼富有衝擊力的聲音,齊昱此時也有些失神。
齊昱突然覺得,哪怕不是為了聲望值,哪怕沒有任何收益,只是為了讓這個世界的人欣賞到另一個世界的聲音,自己辛辛苦苦的搬運也是值得的。
這首歌在系統裡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原唱,另一個是一位張姓女歌手的翻唱,兩個版本完全是兩種意境。
原唱像是第三人稱的記敘文,是同情,也是理解。像是空曠草原的夜晚,一個旅人坐在自己支起的帳篷前,點起一支菸眼神迷離地看向遠方,開始講述一個名字叫阿刁的姑娘,經歷多少磨難四處流浪,缺一直頑強屹立的故事。
而翻唱的版本,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