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宗師過招,神仙打架(下)(第1/2 頁)
閻老先生將核舟翻來覆去的品鑑,一副深思狀,想要找到證據佐證猜想。
但很可惜,秦淮出神入化的仿造技術,讓閻老先生鎩羽而歸。
“慚愧慚愧,仿造者技藝精湛,我竟然找不到破綻。”
閻老先生頗有些汗顏的慨嘆道。
浸淫核雕六十餘載,連故宮博物館都呆了二十三年,專業知識,偏僻理論何其多,莫說核雕,其它文物古董,也能辨個八九不離十……
然而遇上這一枚鬼斧神工的核舟,他竟然束手無策。
若不是有幾十年的閱歷撐著,恐怕得打眼了。
看到閻老先生焦頭爛額,秦淮嘴角微微勾起,內斂中摻三分奸詐。
“閻老先生,這枚核舟還是贗品?不能吧?我覺得它表現出來的意境和技藝,都非常貼合《核舟記》的描述啊。”
齊書記滿腹狐疑:“如果這枚藝術品還是贗品,那正品該如何的不可思議?”
“正品?透過腦洞大開的光影處理手段,將靜物化為動態,留給觀賞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我想,不會有比這枚核舟更符合人們想象中的核舟了。恐怕王叔遠的原作,都要稍遜風騷。”
王叔遠所創作的核舟,也就是《核舟記》描述的那一枚,閻老先生無緣一觀。
但閻老先生想象中的核舟,和秦淮的‘收藏’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您就這麼相信自個兒的直覺?也許會有感覺出錯的時候吧?再說了,核雕技藝比您還出神入化的核雕師,從明代到現在,一隻手都數得過來。您稍微分析分析。”
齊書記出謀劃策。
聞言,閻老先生也陷入冥思苦想。
心中把歷史上那些核雕名師濾了一遍。
會是誰仿造了這枚核舟?
如此一件瑰寶,竟沒有一星半點的記載。
“哎!你這一說,我還真想到了一個人!”
閻老先生猛得恍然,神色怪異的看了一眼秦淮。
然後更加細緻的品鑑核舟。
二十分鐘後。
閻老先生的視線從掛在核舟內壁的蓑笠上收回:
“這枚核舟,全程下刀拿捏得嚴謹古派,沉穩老練,不落窠臼。然而就在這一處細節……”
閻老先生頓了頓,指著蓑笠旁一根線條的開端部位。
“就在這裡,一刀落下,大概一毫米距離,與整體風格截然不同……倒是和秦淮小友的技法有幾分神似!”
“這一小刀應該是秦淮小友想到了什麼妙招,正得意忘形的時候下刀雕的!雖然隨後迅速調整風格,但還是留下了破綻。”
“蓑笠後面,大有文章吧?我說得對也不對?秦淮小友?哈哈哈哈……”
閻老先生不等回答,以‘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姿態,大笑三聲,笑聲爽朗,感染力非常強。
商雅和齊書記都情不自禁跟著笑了起來,屋內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秦淮很驚訝,仔細看了一眼閻老先生指出的地方,這處破綻只有毫釐。
秦淮是無心之失,當時也並未在意。
不想竟然被閻老先生髮掘了出來。甚至連他當時雕刻這一刀時的心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驚了。
這就好像學霸做高考數學卷的壓軸題。
第一步,先把正確答案猜出來。
第二步,摸清出題老師的思路。
第三步,寫出過程,取得滿分——對,學霸就是有這種騷操作。
果然是宗師,秦淮不得不敬佩,笑著跟閻老先生商業互吹:“閻老先生火眼金睛,慧眼如炬,晚輩自愧不如。”
“說笑了說笑了,秦淮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