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誰是冀明?(第1/2 頁)
“是有解決辦法了,至少現在不用再看維斯公司臉色行事!”
王總攥著拳,神情振奮,在他手中拿著一張被茶水浸透一半的建言策,建言策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處理風機脫網的舉措。
還舉了德國06年114大停電事件,當時就有大規模風機脫網,那次停電事件舉世聞名,當時引發了各國對電力系統穩定性的高度重視,並提出了一系列應對舉措,在場眾人都知道。
不過這篇文章特意分析了其中風機大規模脫網的原因,猜測裡面可能有其他因素導致風機失控。
這一下醍醐灌頂般給王總當頭一棒,他們最近被國內頻繁的大規模風機脫網弄昏了頭,潛意識中認為只是因為風機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才導致的,急於引進這項技術,所以才在史蒂芬面前低聲下氣。
現在這篇文章一分析,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風機併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尤其是大規模風機併網,就算維斯公司是全球風電技術最發達的公司,也不可能完全掌握相關技術。
丹麥那種小國家裝載風機數量有限,和中國這種具有高速發展的大規模風電基地,大規模風機併網的複雜程度也絕不相同。
就算引進了風機低電壓穿越技術,所有風機都具備這項能力,也只是緩解一部分脫網困境,絕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風機併網的難題。
所以現在花大價錢引進這項技術,甚至付出海量市場代價換技術是萬萬不可取的。
“不引進這項技術,那咱們怎麼解決風機脫網的問題?技術中心、研究院收到很多風電企業的請求,不得不解決了!
“不錯,還有咱們的排程部門,一天24小時不停,得等著風電場的人根據天氣計算風機出力,然後進行相應負荷匹配,太過激進增加風電的比例,會增大電網不穩定性;太保守又會造成大量風電浪費。”
這些問題正是新能源的核心關鍵,正是因為風機、光伏發電不穩定,波動性太大,所以這麼多年難以大規模開發。
在發電端中,主要靠穩定的火力發電,維持電網系統中動態平衡,保持電壓、頻率穩定,這種情況在風電佔比例很小很小的情況下沒什麼問題。
但是隨著聯合國氣候峰會召開,減排成為世界各國共識,風電、光伏這些新能源必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在本地消納不完的情況下,併網外送是必然選擇,到時候這種不穩定的新能源在發電比例中佔比迅速攀升,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將會幾何倍數的增加。
現在這種困境已經初步顯現,風機大規模脫網,排程人員每日根據風機出力切改方式,嚴密監控新能源變化情況。
這種情況在初期,在發展前期時候還能靠人力應對,但要是隨著海量新能源雨後春筍般湧入,在併網中必定會對電網適應性提出更高要求。
這是連鎖的複雜命題,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個不單單隻靠風機低電壓穿越能力技術就能避免的難題。
對於眾人的擔憂,王總抖了抖手中建言策,“這不嘛,裡面提出了應對措施,給我不小的啟發!比如……
對併網電纜、電纜頭及開關櫃做全面隱患排查,並按規程要求全面做高、低壓試驗。選用基波零序電流等原理的裝置進行故障快速定位,防止故障擴大……
這些都是很好的措施,提醒我們從管理上多做一些努力,將不必要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避免大規模事故發生!”
“不錯,確實是好主意!”
“這是從其他方面提出瞭解決辦法,我看具有可行性,我記得前兩天發生的張北108颱風機脫網,起因就是因為一臺風機的電壓電纜絕緣不夠,導致放電接地,然後才出現事故擴大的,如果咱們在施工時候嚴格檢查就能避免這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