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2 頁)
太平軍有其宗教信仰,行軍秋毫無犯,臨陣各遵約束,成為一支意志堅定,團結強固,而又得人民擁護的武力。戰略取主動,初則&ot;極力固守,養鋒蓄銳,不與官兵戰,相持日久,覷官兵稍懈,一朝突出,如山移海湧,莫之以御&ot;。清軍將帥不和,互相推諉,赴援之師,素不相習,號令不一,畏縮不前。周天爵曾就雙方情況作一比較,謂&ot;賊愈戰愈多,而我兵愈戰愈怯。賊兇悍有力,非烏合之眾。彼方紀律嚴明,而我軍則毫無紀律,退易進難&ot;。&ot;賊又吃迷藥,受創不知,死而後已&ot;,官軍以為&ot;賊有邪術&ot;,心惶膽怯。&ot;賊用兵全是洋人之法&ot;,剽忽深沉。官兵紮營之處,各村儘是拜上帝會黨。所謂邪術即是宗教訓練,所謂洋人之法,是鴉片戰爭的餘悸猶在。李星沉自審巨荷難堪,奏請特簡統帥,加調援軍,否則全域性殆不可問。
----------
1登極在三月。
一八五一年三月,太平軍自大黃江口回師武宣、象州,北趨桂林被阻,折返金田紫金山,遭清軍包圍。八月,突圍東出,間道北進,九月二十五日,佔領了第一座城池永安州,這是永久平安的好朕兆。時男女老幼約三萬餘人,能戰者約五千。在永安停留半年有餘,規劃設施漸臻完備。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正為北王,分別管制東西南北各國。石達開為翼王,羽翼朝廷。天王稱萬歲,各王依次稱九千歲、八千歲、七千歲、六千歲、五千歲,秦日綱、胡以晃等封為丞相。天王是萬國真主,各王須受東王節制,權力不亞於天王。軍中分男營、女營。女將、女兵大都為客家瑤僮村媼,強而有力,赤足健步,裹頭持械,勇健過於男子。男女分別至嚴,不得共處。
軍政部署之外,經濟控制是他們所重視的事。早期加入拜上帝會者,固然須將財物歸公,舉事後被裹脅者,於繳出財物後,尚須將房舍焚燒,以絕顧念,一心隨營。初入永安,天王詔令兵將,&ot;凡一切殺妖取城所得金寶、綢帛、寶物等項,不得私藏,盡繳歸天朝聖庫,逆者議罪&ot;。
新王朝自須有新曆法,名曰&ot;天曆&ot;,一年三百六十六天,單月三十一日,雙月三十日,節氣固定,無吉凶宜忌、生克休咎,實際是一個不中不西、亦陰亦陽的組合。每七天一禮拜,但日曜較西方所通行的早一日。仍用干支紀年紀日,而較中國所通行的亦早一日。
最足以代表太平天國的精神的是以楊秀清、蕭朝貴的名義於一八五二年六月所發布的三篇文告。於此可以充分認識太平天國的宗教理論、民族主義、政治號召。其所以由楊、蕭出名,是因為他們分別代表天父、天兄。一篇為《奉天討胡檄布四方渝》,旨在申明民族大義,痛斥滿洲無道,文字淋漓雄健,極富煽動性,系對&ot;讀書知古&ot;之士而發。大意說:天下為上帝之天下,滿洲為胡虜妖人,肆毒混亂,改變中國形象,衣冠言語,玷辱中國女子,脅制中國男子,水旱不恤,貪汙朘削。以中國五千餘萬之眾,受制於滿洲十萬,可謂奇恥。現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掃除妖孽,廓清中夏,&ot;興復久淪之境土,頂起上帝之綱常&ot;,希望大家&ot;同力戮力,掃蕩胡塵&ot;,&ot;同享太平之樂&ot;。另兩篇神教的意義特濃,詞意較為通俗。一篇系對&ot;凡民、團勇&ot;說法,謂&ot;滿妖鹹豐&ot;為中國世仇,叛逆上帝,天所必誅,&ot;爾等凡民亟早回頭,拜真神,……脫妖類,…… 得享天福&ot;。團勇原指廣西的團練,謂&ot;爾等壯丁,多是三合會黨,蓋思洪門歃血,實為同心同力滅清,未聞結義拜盟,而反北面於敵者也&ot;。到了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