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變禿了才能變強(第1/2 頁)
看到科技商店重新整理的商品,林峇大喜過望。
降臨泰坦隕落世界的這些日子,他一直等著科技商店刷出有用的東西。
有了生化危機世界的教訓,他實在不想再體驗一次花費數小時以及大量資金,只能投送一個步兵或者裝甲單位的痛苦過程了。
【購買焚風戰爭工廠建築許可權卡,已扣除20科技點】
成功獲取道具,林峇為數不多的科技點直接變成了個位數。
【科技點:7.5】
“那麼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只剩下找個安全地方偷偷發育了。”
“可惜反抗軍第一艦隊還在星際航行,要等到他們在某個星球停留,才有機會離開。”
繼續閉眼躺著,百無聊賴的林峇開始回憶泰坦隕落的相關情報。
首先,這裡確實是泰坦隕落世界。
一個兩百年前,歷史與科技發展與熟知的地球並沒有太大的差異的世界。
不過這個世界的人類提前結束了內卷。
也許是意識到不斷內耗的劣勢,他們轉而注重開發浩瀚星河中的無盡資源,並開始殖民太陽系周邊的星域。
這些最先開始被殖民的星域,他們稱之為核心星系,隨著對核心星系的開發,地球文明提升到了新的階段,開始初步邁入星際時代。
而在探索星際的過程,這個世界的各大科技公司,又開發出了用以輔助工作的動力機甲——泰坦,以及用於星際航行的折躍引擎。
其中的哈蒙德工程公司,透過壟斷泰坦以及折躍引擎的製造技術後,兼併收購其他科技公司,重組為Imc(星際製造公司),最終成為整個核心星系內最大的政治實體。
隨著折躍引擎的發明與應用,人類開啟了第二次星際移民高潮。
因為Imc的殖民法案以及低利息貸款的支援,大量退役老兵搭乘星艦,攜帶泰坦,前往遠離核心星系的邊境星球,開擴無人的星球,以獲取該星球的主權。
後續由於核心星系爆發戰爭,Imc無瑕應付邊境,最後終止了對邊境開發的資源投入。
而邊境各星球的殖民者,則開始依靠頑強意志,克服困難境遇,逐漸在邊境落地生根。
但幾十年後,解決核心星系戰爭,Imc重新將注意力轉向邊境。
這時,Imc卻以過往的投資為由,強行掠奪邊境大量資源,在邊境星球建立大量自動化工廠與礦場,擠壓邊境人民的生存環境。
於是,早已形成獨立意識的邊境人民,不可避免的與Imc爆發了戰爭。
到現在,邊境人民組成的邊境反抗軍,已經和Imc開展了長達十幾年的戰爭。
可惜邊境反抗軍缺乏戰爭潛力,目前正在被Imc攆著跑,其中就包括自己所在的反抗軍第一艦隊。
梳理完情報,大致推斷出如今所在的時間點,林峇大失所望。
因為現在這個時間點,反抗軍對Imc科技的逆向工程還沒取得成效,先鋒級泰坦也沒有造出來。
……
之後的幾天裡,林峇給除了失憶外身體沒有任何損傷的庫伯規劃了“鐵馭”訓練計劃——計劃包括每天俯臥撐100次,仰臥起坐100次,深蹲100次,長跑10千米。
雖然當時庫伯在聽到計劃內容後,露出一臉你當我是傻子的表情,但為了能儘快駕駛泰坦,加上林峇一本正經的忽悠,他還是照做了。
這天,林峇正在“指導”庫伯進行訓練,每日觀看庫伯那累死累活的模樣,是他在星艦上為數不多的樂子來源。
【全體注意,艦隊將躍遷至特洛伊G21星球,請儘快做好準備】
聽到通知,林峇讓庫伯暫停訓練,然後分別返回各自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