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張昭舉薦人才(第3/4 頁)
文士之間總要互相吹捧一下。說他們才幹超過張昭,孫策是當然不信的。
但張昭這個比喻,孫策卻覺得非常的恰當。
這兩個人的名字,孫策也大概瞭解。歷史上孫策攻下吳郡,便是以張紘、張昭、秦松、陳端四人為謀主。以程普、黃蓋、蔣欽、凌操等人為爪牙,勢力漸成。
張昭說他們倆才比良、平,孫策倒是想起了漢初之時高祖麾下的英傑。
張昭可比總覽內政的蕭何,內政為長,奇謀為短。
而秦松、陳端則是張良、陳平一樣運籌帷幄,奇謀建策的謀士。
孫策從來不覺得一位謀臣就能輔助自己掃平天下,曹操麾下幾位謀臣荀彧、賈詡、荀攸、程昱也都是各有所長。荀彧善內政舉賢、糧草戰略,荀攸善戰術謀劃、參軍布畫,賈詡則奇謀百出,算無遺策。
這才是能掃平天下的恢宏氣度,如果只有一位謀主,難免會如諸葛丞相一般悲情遺憾。
孫策隨後說道:“善。我隨後便親自與兩位賢士相見,共論撫危濟難之法。可還有其他賢才?”
“此二人之下,當屬廣陵人呂岱。其人聽聞將軍招募俊傑,主動來投,試守諸縣倉庫、囚繫皆處置得法。能如此迅速統計出各縣府庫,匯總成冊,此人頗有功勳。”
呂岱!
孫策露出笑容。終於出現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能臣了。
這可是東吳的大司馬啊!
文治武功皆顯赫一時。
他前期的武功就不必多談了,大概跟蔣欽相當,經常率軍討伐山越,併為中郎將,又跟隨魯肅、呂蒙等諸位大都督先後進攻關羽。
他最重要的武功就是憑一己之力,率軍三千掃平了交州叛亂。
當時割據交州多年的諸侯士燮去世,他的兒子士徽等人發起叛亂,於是呂岱不顧其他人勸阻,神速進軍,長驅直入,神兵天降在交趾城下。
士徽等人驚懼不已,率兄弟六人赤膊而降,但依舊被呂岱斬首。
然後呂岱揮師掃平了其他前來圍攻的叛軍部署,又南下進攻到九真郡,打到了漢室疆域的最南端,徹底將整個交趾地區納入中原的強力掌控之中。
交趾,這是孫策必須要去經營的地方。
孫策一直覺得中原自古以來都有一個最嚴重的弊端,那就是把自己當作了世界的唯一。
彷彿浩浩大勢,只要唯有中原一方。其他四方,皆不值一提,甚至不屑的關注一眼。
當然如果以農業開墾程度和人口密集程度而言,這個看法倒也不能算有錯。
只要能統一了中原,在軍事和規模上就是能對周圍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而亂世諸侯,即便打下了四方,往往也是把人口內遷,無心經營蠻荒之地。開發所得的谷糧、兵丁,在漫長路途下,根本沒辦法支援中原戰場。
如果以封建小農的視角來看,這些中原英傑的決策完全沒有錯。
可孫策是一個後世人,他的天下視角就跟傳統農業時代完全不同了。
如果拋開農業去看,周圍的各個番邦、小國絕對算得上是經濟富庶!
就比如交趾南面的占城、林邑等地,不僅有大量黃金,規模數十萬斤,還有大量的香料、玉石、銅鐵等。
這在經濟上能給中原諸侯勢力帶來大量的財富。
甚至就算是糧食,只要中原需求,他們也能源源不斷的輸送過來。
海上絲綢之路不就是這樣給南方政權提供了大量的稅賦?
關鍵是怎麼讓他們心悅誠服,熱情主動的跟中原交易。
那必然是有高度發達的工商業,有能夠收割他們財富,讓他們趨之若鶩的商品。
而中原收割其他國家的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