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第1/2 頁)
龍吉兆、龍吉佐只恨唐堯宗,對晉王李定國倒並沒有太大的反感和厭惡,畢竟大西軍經營雲南十多年,實行了較好的民族政策,李定國所部更是軍紀嚴整,頗得好評。
「殿下諄教,我等定銘記於心,不敢稍有違逆。」龍吉兆恭謹地躬身答道:「且晉王殿下治滇省數年,立法甚嚴,兵民相安,使滇省呈昇平景象,下官等皆敬服讚嘆。後晉王殿下東徵,我等亦出兵認餉,報饋殷勤。現下清軍猖獗,正當精誠團結,共度危難,豈能與晉殿下生隙。」
大西軍平定滇省,並在數年內使雲南局勢安定,孫可望的功勞未必在李定國之下。只是作為反叛,哪還有人說他的好話。
朱永興對龍吉兆的表態很滿意,很欣慰,也對龍吉兆的漢化水平感到驚異。這傢伙,說得比自己都好。自己說白話說慣了,穿越之後依然難改,也沒那個古文造詣,只好稍微簡煉些,再加些之乎者也的點綴勉強胡混。
儘管都稱為土司,但卻因為所處的地方不同,設立的時間不同,制度和文化也都有所不同,不可一概而論。有的土司是奴隸制經濟,有的土司則是封建領主制經濟,有的則處於這兩者的過渡階段。
從漢化程度上說,由於所處環境、交流程度的不同,土司也是各有差異。比如元江地區,土官和少數民族的百姓子弟受到漢文化的教育比較普遍,那嵩之父更以重金從昆明聘請博學先生教授其子侄,並築樓藏書萬卷,使那氏家族成為滇南頗有名氣的「書香門弟」。
而磨乃龍氏和元江那氏同是傣族,關係甚好,百多年來聲息相通,受到了那氏的很大影響,更受到漢文化的薰陶。與元江一樣「設官定賦立學校」,對漢族和明王朝感情甚深。
傣族不錯,土司報饋殷勤,這「金孔雀」也漂亮。歌舞一起,朱永興立時又被那身材婀娜、容顏美麗的傣家女郎所吸引住了。
食色性也。這正常的男人啊,見到美女,那眼睛就不由自主地多瞅、多看,心中還不斷地鑑賞品評,算是改不了的一個毛病。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漢服傣家女(求收藏)
傣族那甜眯眯的低度酒,竟然能把我喝倒了?朱永興從沉睡中緩緩醒來,揉著還有些迷糊脹痛的腦袋,回憶起了之前發生的些許事情,不由得苦笑起來。
幸好不是在酒宴上發作,倒下的時候好象只有龍氏兄弟,還有……朱永興吸了吸鼻子,有一種細細的甜香;慢慢坐起再看屋內擺設:一張花梨木的大案,案上有名人法帖、幾方寶硯,各色筆筒;另一邊一個細瓷花瓶,插著滿滿一囊各色鮮花;西牆上掛著一幅煙雨圖,左右是一幅對聯,聯雲:珠窗夜卷邀明月,繡闥chun深護彩雲。
嗯,這床榻,還有這珠帳,還有這被褥,這裡竟似女子的臥房。朱永興搞不清楚狀況,但心裡總覺得有點不妥當,便強自起身,還有些迷迷糊糊地走了出去。
「殿下,您醒了。」外間屋的兩個侍女聽見動靜,趕忙過來侍候。
胡亂洗了把臉,朱永興推開房門,走了出去。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眼前的景色讓他頓覺清爽。出了屋子便是象小花園似的院子,略略有幾點山石點綴,種著幾棵芭蕉樹,院牆下幾隻孔雀在剔翎,綠草鮮花圍著中間的一座八角亭,空氣中流散著濃鬱的,但並不薰人的香味。
美麗、調和,且生動。沒想到龍氏土府裡竟還有這樣一個令人感到愜意放鬆的所在,朱永興暗自感嘆。一個侍女沿著甬道快步奔去,顯是要到八角亭中通報。朱永興卻不待別人來迎,便跟在後面緩步而行,隨意欣賞著周圍的景緻。
「殿下,你醒了。」還沒到八角亭,夢珠已經迎了出來,輕盈得象只蝴蝶。
朱永興歡喜地一笑,在周圍景緻的襯託下,更顯夢珠的美麗活潑。他剛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