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彩蛋·盛世衰亡(第1/2 頁)
宋朝,淳化四年。 有大臣念起了杜甫的詩句:“……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另有人嘆息:“可惜,唐朝的消亡已經不可逆轉,縱使有‘北地傅介子’又能如何?” 【李隆基知道自己治下的太平繁榮嗎?知道,他非常清楚,並相當為之驕傲。】 【既然取得了如此之成就,任何一個帝王都會將其視作自己最大的榮耀,李隆基也不例外。】 【而對此,他接下來選擇將目光放在:甲.繼續處理國內大事,特別是關於均田制和土地兼併的問題 乙.關注內外問題,比如邊境上與吐蕃、突厥的關係 丙.皇室內政也很重要,比如皇子們的封爵問題】 唐朝,貞觀年間。 李承乾一時有些疑惑,因為這三個選項看上去好像都沒有什麼大毛病啊,國內很重要,內外很重要,皇室內政同樣也很重要……不像宋朝宋徽宗的那個選項,一開始就很離譜。 他只能看向自己無所不能的耶耶。 李世民有些頭疼,揉了揉太陽穴,嘆道:“這三個選項,實際上都正是當時的大唐面臨的關鍵問題。”換句話說,就是那烈火烹油下的致命殺機。“要朕來說,就不應該只去處理一項。” 明明應該都加以處理的,就算不能解決,也要緩解一二。反正有了此時盛世的打底,皇帝也有了對一些關鍵內容開刀的底氣。 只是,若這李隆基最後搞出什麼大事…… 甲, 還是丙?他覺得丙更有可能。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思索一陣後,肯定了皇帝的看法。 畢竟,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那到此時,他必然會考慮自己的繼承人問題——另外兩件事非常迫切,但在皇帝心中,最迫切的可未必是那些事情。 【丙】 神蹟繼續。 【天下承平日久,李隆基的心思就開始轉移,而令他感到不快的則是太子的事情。】 【未登基之時,李隆基娶妻王氏,王氏聰穎過人、有膽有識,在李隆基發動政變之時,“上將起事,頗預密謀,贊成大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李隆基登基後,王氏隨即被封為皇后。】 【但問題隨之出現,王皇后始終未曾生子。那太子應當立誰?】 漢朝,景帝年間。 劉啟對這種問題感到莫名其妙:“這有什麼奇怪的?誰出挑立誰唄,實在不行就按著排序來,總之先立上一個太子再說。”要是太子實在不行,大不了到時候再廢了就行了。 反正等皇帝穩固了權力,想重新挑一個繼承人也不是一件難事。 【李隆基決定按照長幼來。恰逢此時,長子李琮狩獵時傷及面部,不能再擔當儲君之責,於是,開元三年正月,李隆基冊立二兒子、當時還叫做李嗣謙的郢王為皇太子。】 【但是,由於李隆基本人的經歷,以及唐朝的光輝傳統,他對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都有著極高的防備心理。】 唐朝,武德年間。 “……”李建成也沒心情嘲諷李世民引領的大唐風尚了,他從這句話中察覺到了非常、非常不妙的氣息,“二弟,你這個曾孫不會把宗室們都幹掉了吧?”他又否定了這個猜測,“不,不至於幹掉,難道是全部禁止接觸朝政?” 李世民臉色也不好看。李建成最後的猜想,是極有可能的。畢竟,能夠被神蹟特意提起“防備心理”,那就絕非一般的防備心了——說不定要比他們父子兄弟之間還要更加防備。 好歹他們是確實有著利益爭鬥,而李隆基和他的子女兄弟姐妹……等等!李世民瞪大眼睛,子女、兄弟、姐妹,他這是宗室女眷都防備上了? 也就是說,在李隆基之前,大唐就已經進入到了皇帝皇后皇子公主太上皇太后的隨機鬥爭中了嗎? 李隆基是自己的曾孫,自己和他之間能有幾代?李世民原本還算肯定,但如今推出了這樣的情況,卻難以肯定了。畢竟,爭鬥的情況下,能有幾代皇帝那還真是一個未知數,了不起的幾天就能換一個皇帝。 【起初,李隆基的做法是在長安城大明宮南邊的永興坊和興寧坊建立了被稱作“十王宅”的院落,用來讓皇子居住。同時,在十王宅中,皇子的生活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