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魔家四將(第1/4 頁)
卓一凡走後
“老二這事你可得注意呀,什麼宗教的事情可不靠譜,該催他學習得催著,我看他成天大把的時間老這麼著可不行”卓一凡的父親眉頭緊皺的說道
卓母“知道,佬二的事我可沒少說他一說他就煩,晚上也讓老大勸勸他,幹什麼廚子,看能不能學個習考個證讓老大找個工作”
卓父“咳、佬二太不省心了”
卓一凡此時已經下樓,騎上腳踏車直奔報國寺。在帝都想掏東西都知道潘家園,但報國寺同樣有名而且更多的檢漏機會。
潘家園早就從鬼市散攤轉成專業的批發零售市場了。那些從民間收東西的散商也很少再去潘家園了,基本都去報國寺了。報國寺市場裡大多都是散攤,都是每天交攤位費的。
門口更是有名的野攤市場,但都屬於違法遊商,城管來了會抄,這樣每到週四大集的時候門口就能擺上四五十個散攤。賣什麼都有還有專程從外地趕來擺攤的
卓一凡騎了二十分鐘到了菜百先把腳踏車存了,對面就是報國寺要是推車過去轉不開,而且也沒地方存車。
從菜百過馬路,走到報國寺門口的石牌坊那裡就已經人頭攢動了。
買的賣的擺野攤的,推個電瓶車或者腳踏車直接掛車上賣貨的,有的就站在那,手裡拿著一堆的手串直接開賣
別看這麼多人沒有吆喝的聲音,聲音都是借光、借過往裡往外走的聲音,主要古玩市場有很多不成文的規矩。
其一就是賣家沒有吆喝的,不像其它賣貨的得吆喝,賣古玩文玩的不吆喝,最多是在物品邊上寫個價籤,沒有像菜市場裡賣東西喊價的。
然後買家也有規矩,一個人拿了樣東西問價了,只要不放下就算旁邊的買家也看上了但不能出價了,要等第一個不買了在和賣主商量價格。
按卓一凡的想法就是第一個買家不認識第二個買家如果第二個買家出價,明顯就有點當託幫助賣家抬價的意思了,第一肯定就不要了,第二個看沒人了開始壓價,這老闆又不幹了。
所以就出現一些不成文的規矩,放在以前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規,估計就和現在的行業習慣或者法規一樣
但帝都這塊地方皇親國戚多講究也多,很多的規矩也就沿襲下來了。
還有一個就是可以詢價但不能隨便還價,問完價賣家說了您喜歡的話您出個價。
不想買一般就是搖搖頭直接走,或者這東西看著新鮮沒見過聽聽價,只要您一還價人家要是說賣了那您就得掏錢
卓一凡親眼看過一個老者看一個盤子,卓一凡覺得也挺好看就也在攤邊上看著。老者尋了個價,賣家直接開一千二,老者說貴了。賣家說:“老先生那您說個價,看看我這能不能賣給您。”
老者隨便說了一句“五十差不多”
卓一凡心想這老傢伙胡砍價不想買也別這麼砍價,二十五分之一。明顯是不想買那人家打岔。
賣家笑了:“老先生您真懂行,行掏錢您拿走,我也開個張”
老者當時就一愣,沉默了一下從懷裡掏出個錢包,拿出五十給了賣家拿過東西二話沒說扭頭走了
當時卓一凡很詫異差這麼多都能賣肯定是假的東西了,旁邊的也都納悶直接問賣家,老闆夠黑的翻這麼多賣。
老闆撇撇嘴笑著說:“老傢伙常來,我這盤子是新進的成本就三十估計沒見過想砸價探我的底,沒想到我直接賣他了
我家傳幹這個的打小就跟老爺子去鬼市擺攤什麼沒見過。想套我低,姥姥,直接賣給他他要敢不買就算載,了以後也別想來了,來一次罵一次”
打那次之後卓一凡再也不敢亂問亂還價了
走到報國寺大門的時候發現大門兩邊的衚衕裡都是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