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難題一個接一個(第1/2 頁)
給霍氏汽車研發大型工業用柴油發電機組這事兒,李墨決定親自出手。
霍氏汽車都火燒眉毛了,李墨要是再不緊不慢、抱著培養人才的心思展開工作,估計到時候霍大剛會拿著菜刀跑來跟他拼了!
更何況,這回老霍給錢相當痛快,李墨也不能差事兒。
柴油發電機嘛,概括來講,就是透過發動機(或渦輪機),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熱能驅動發電機,從而產生電能,帶動裝置生產。
一般的民用小型柴油發電機沒啥技術難度;
工業用大型柴油發電機的研發難度,可就大了。
這不僅僅只是一套裝置,更是一整套的供電系統,你得充分考慮發動機、發電機、冷卻系統、控制系統等等環節不出現任何紕漏。
電力不是別的,這玩意兒一旦出現故障,真的會死人的!
穿越之前,李墨從未參與過研發大型柴油發電機組或是相關工作。
但科研工作有著一定的共通性。就比如高超音速風洞的研發,實際上就離不開大量電力的支援。
李墨最終答應霍大剛,也是出於對解決日後高超音速風洞使用時的電量供應問題。
在八十年代初期,泉城的供電系統,還不足以支撐起高超音速風洞執行時所需電力。
這個難題,李墨必須提前想好解決方案。
工業用大型固定柴油發電機組,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可能會有小夥伴會問:“那乾脆上核電多好?”
沒有這個條件啊!
市裡的熱電廠單純只是供應工業、居民用電,就已經有些勉強,再來個高超音速風洞,估計執行不了多大一會兒,熱電廠那邊就會超負荷,最終導致供電系統過熱從而停止工作。
風力發電或是水力發電的話,至少在現階段,條件同樣非常不成熟……
……
有了研發方向,李墨去圖書館找來相關書籍,工作暫時交給李清茶負責,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潛心鑽研相關知識。
一連四天,李墨什麼都沒幹,每天就是看書學習;同時,還會在紙上寫寫畫畫,吸收學到的新知識。
不管在哪個年代、哪個國家,即便李墨是一名重生者,也不可能融會貫通所有的方方面面,還是離不開學習。
第五天的時候,李墨根據學到的新知識,嘗試著做了一臺微縮版的柴油發電機組。
經過執行驗證,暴露出來的問題可真不少……
首先是發電機組在執行二十分鐘左右時,總會因為不可避免發動機過熱導致罷工。
李墨經過一番改進,新增了冷卻液,再試。
新的問題暴露出來,油耗太高,產生的電能太少,完全就沒達到實際使用要求!
如果強行使用,最終的生產成本,光是油耗這塊,霍氏汽車每生產一臺車,生產成本都會增加8%左右!
單純只是降低油耗,這倒是不難,無非就是降低發動機輸出功率。額定輸出功率降下去,按照能量守恆定理,油耗方面同樣會得到降低。
然而問題同樣出在這裡!
李墨單純只是降低額定輸出功率,那燃料熱能勢必就會供應不足,還是產生不出足夠的電力。
“總師,以前我在唯柴工作的時候,那邊在研發火車發動機組時,也曾遇到過跟您差不多的問題……”
遲有光說,唯柴動力研發的第一代火車發動機組,油耗高輸出的功率卻一直都上不去。
最後是怎麼解決的呢?
廠方把毛熊家的一款火車發動機組給拆了,經過逆向研究,就發現毛熊家的發動機組,跟東大火車發動機組的研發思路,完全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