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從安徽懷寧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生物物理學家程京(第2/5 頁)
究生,1992年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92年11月-1993年3月,程京在英國思克萊德大學化學系司法生物學專業,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3年4月-1994年11月間,程京在英國阿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分子及細胞生物學系分子及細胞生物學專業,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4年11月-1996年6月間,程京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病理及實驗室醫學系病理及實驗醫學專業,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求學之路解碼
程京院士的求學之路,對他的未來成就和最終成為院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在電氣工程領域的本科學習,為他的後續科研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電氣工程不僅培養了他在技術應用方面的能力,還使他對複雜系統的理解更加深入,為他後來在生物技術和醫學領域的創新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他在英國思克萊德大學化學系和司法生物學專業的博士研究,使他對生物技術和司法科學有了深入的瞭解。
這段經歷,不僅拓寬了他的學術視野,還為他後來在生物晶片和生物診斷技術方面的創新研究,提供了靈感和思路。
他在英國阿伯丁大學分子及細胞生物學系的博士後研究,讓他進一步深入到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的研究領域。
這一階段的經歷,使他對生命科學的微觀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為他後來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病理及實驗室醫學系的博士後研究,使他對醫學診斷技術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這段經歷不僅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還為他後來將生物技術與醫學診斷相結合,開發出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生物晶片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由此可見,程京院士的求學之路,為他後來成為院士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背景和科研經驗。
他的學術視野得以拓寬,科研能力得以提升,為他在生物技術和醫學領域的創新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經歷不僅使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科研工作者,還為他最終成為院士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院士從業之路
1983年7月-1986年12月間,程京擔任鐵道部資陽內燃機車廠柴油機分廠助理工程師。
1986年12月-1995年12月間,擔任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助理工程師。
1996年6月-1996年11月間,程京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醫學院研究,擔任助理教授。
1996年12月-1999年3月間,擔任美國Nanogen公司資深科學家暨工程師(Staff Scientist\/Engineer)、首席科學家暨工程師(principal Scientist\/Engineer)及首席研究員(principal Investigator),美國AVIVA公司技術總監。
1998年,程京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999年3月,程京擔任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0年9月,程京擔任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程京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5年,程京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2019年,程京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2020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