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從甘肅天水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工專家譚天偉(第2/4 頁)
博士學位。
1990年2月—1992年10月,譚天偉公派到德國生物技術研究所和瑞典倫德大學聯合博士研究生。
求學之路解碼
譚天偉院士的求學經歷,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譚天偉在清華大學化工學院進行本科學習,期間他系統學習了化學工程的專業知識,為日後科研打下堅實基礎。
碩博連讀,讓他在專業領域不斷深耕,對化學工程的前沿理論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掌握。
清華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培養了譚天偉嚴謹的科研思維和創新意識。
在導師的指導下,他參與科研專案,鍛鍊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後續科研工作中突破難題奠定了基礎。
清華大學豐富的學術資源,如圖書館藏書、先進的實驗裝置以及國內外頂尖學者的講座等,拓寬了他的學術視野。
使他能夠接觸到學科前沿動態,為其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援。
譚天偉在德國生物技術研究所和瑞典倫德大學聯合培養期間,他接觸到當時國際最前沿的生物技術和化工研究成果。
德國嚴謹的科研風格和瑞典創新的學術氛圍,讓他學習到先進的實驗技術和研究方法。
,!
如德國在生物化工工藝上的精細把控和瑞典在生物催化領域的創新思路,這些都豐富了他的科研手段和理念。
國外深造使他能夠與國際頂尖學者交流合作,瞭解全球化學工程和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拓展了國際視野。
這有助於他在回國後,將國際先進理念與國內實際需求相結合,開展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研究工作。
在不同國家學習生活,他融入多元文化環境,培養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這種能力使他在後續科研中能夠更好地組織國際合作專案,匯聚全球智慧解決複雜科學問題。
院士從業之路
1993年5月—1995年5月,譚天偉在北京化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出站後在北京化工大學生物化工系工作。
1995年起,譚天偉先後擔任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師、生物化工系主任。
1997年3月起,譚天偉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 university)做訪問學者。
2003年—2007年,譚天偉擔任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2007年—2012年,譚天偉擔任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
2011年,譚天偉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年6月,譚天偉擔任北京化工大學校長。
從業之路解碼
譚天偉院士豐富的從業經歷,對他後來當選院士產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響。
譚天偉在北京化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使他能夠在特定領域深入探索,進一步積累學術成果。
出站後,他在生物化工系工作,專注於生物化工領域的研究,為解決行業關鍵問題持續努力。
這些學習經歷形成了他深厚的學術積澱,為當選院士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譚天偉擔任教師、生物化工系主任等職務,在教學過程中,他不僅傳授知識,還透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激發自身的創新思維,促進教學相長。
譚天偉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做訪問學者,讓他再次接觸國際前沿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拓寬了他的國際視野,加強了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
這使他能夠及時瞭解全球學科發展動態,將國外先進理念引入國內研究,提升研究的國際水平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