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從黑龍江肇東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航天專家曹喜濱(第1/4 頁)
院士出生地
曹喜濱院士,1963年2月25日出生於黑龍江省肇東市。
肇東市現為黑龍江省所轄的一個縣級市,由綏化市代管。
它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是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經濟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城市,處於哈大齊工業走廊的中軸位置,擴充套件延伸可覆蓋東北三省、俄羅斯及東北亞地區。
肇東歷史悠久,商、周時期為穢貊居地,秦、漢、三國及魏、晉時期,夫餘族人民在境內居住,南北朝時期為豆莫婁國。
隋時期民族為靺鞨族,唐為靺鞨族安東骨部。
遼時期屬東京道,金時期屬上京路肇州轄境。元時期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之分封地,為開元路所轄。
明時期屬奴兒干都司塔山衛,清初屬郭爾羅斯部,順治五年屬郭爾羅斯後旗管轄。
光緒三十二年在郭爾羅斯後旗墾地置肇州直隸廳,光緒三十四年設肇東分防。
民國1912年肇東分防改為肇東設治局,1914年晉升為縣。
偽滿洲國時,1934年今境為濱江省所轄。
1945年劃歸松江省哈西專員公署管轄,後歷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1986年撤肇東縣設縣級肇東市。
肇東人文底蘊深厚,現存文物遺址8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保單位8處。
宋金古城遺址是目前我國儲存較完整的宋金時期古城遺址之一。
還有天恩山古墓群等歷史文化遺蹟。
出生地解碼
曹喜濱院士出生地黑龍江肇東,對他的成長及後來成為院士有著多方面的影響。
肇東有著像肇東一中這樣的優質中小學。
曹喜濱院士在此接受基礎教育,能夠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打下堅實知識基礎,激發對知識的探索欲。
肇東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金、遼時代,曾是滿清皇家牧地,有著“滿溝”“甜草崗”等舊稱。
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蘊,讓曹喜濱受家鄉厚重歷史感染,培養出對家鄉、對國家的熱愛,激勵他在科研道路上為家鄉和國家爭光。
肇東有“真心相待圈”文化,鄰里互助、企業回饋社會。
這種文化氛圍使曹喜濱在成長中受互助精神薰陶,在後來科研工作中懂得團隊合作重要性,善於團結團隊共同攻克難題。
肇東地處松嫩平原中部,冬季寒冷漫長,自然環境相對較為艱苦。
這樣的環境有助於培養曹喜濱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使他在面對航天科研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肇東雖為小城,但對教育重視,有良好社會風氣和學習氛圍。
城市發展中對科技、人才需求,讓曹喜濱從小意識到知識重要性,明確努力方向,在社會大環境引導下,樹立為國家科技發展做貢獻理想。
院士求學之路
1981年9月起,曹喜濱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壓力加工專業,先後完成本科、碩士以及博士階段的學習,先後獲得學士、碩士以及博士學位。
1991年10月-1993年2月,曹喜濱在哈工大-俄羅斯薩瑪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器設計專業中俄宇航師資班進修。
1993年3月-1993年8月,曹喜濱在俄羅斯薩瑪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從事訪問學者工作。
求學之路解碼
曹喜濱院士的求學之路,對他後來成為院士有著深遠的影響。
曹喜濱在哈工大壓力加工專業完成本科學習,為他打下了堅實的材料加工等基礎學科知識,培養了他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基本的科研思維能力,是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