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弔唁(第1/2 頁)
從小到大,除了在部隊的那些特殊時期外,王敏一直保持著很規律的作息時間,幾乎很少熬夜,此時雖然身體已經疲憊不堪,但因為自己乾爸突然離去,王敏睡了沒多久就醒了過來,看了看時間,此時已經是上午十點多了!
但就睡了這麼一小會,還是讓王敏疲憊不堪的身體得到了相當大的緩解,起身看了看躺在冰棺一側草蓆上,已經睡著的姜武,王敏嘆了口氣後站起了身,抻了抻有些僵硬的腰後,走到冰棺前面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搭好的祭臺前,從桌子上拿起了三根香,在燭火上點燃,對著幹爸姜盛的遺像拜了三拜,跪下磕了三個頭後,這才轉身出了客廳,用院子裡的自來水洗了把臉後,走出了院門!
此時小院門口,已經擺了十幾個桌子,褚良、葉小龍和杜斌三人帶著幾個拆遷公司的員工正在給桌子上鋪一次性桌布,杜斌看見王敏站在門口後,放下手上的活兒走了過來“王總,李總把村口的悅天酒店包了下來,你要不去那睡一會?”
王敏搖了搖頭,拿出口袋裡的煙,給杜斌和其他陸續走過來的人散了一圈煙後,開口說道“今明兩天,就辛苦你們大家了,需要花錢的地方就花,最後找我報就行!”
看到幾人點頭後,王敏這才走向了門口西側臨時搭建的簡易廚房,衝著正在忙碌的廚師問道“師傅,早晨還剩下什麼吃的沒有?”
廚師看了看眼前身著孝衣的王敏,知道是主家來了,指了指裡面的還剩了小半盆的臊子說道“早上吃的是臊子面,你要吃我就讓給你下面…”
臊子面對關中地區的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裡來了親朋都離不開臊子面。
說起臊子面的由來,那還得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周朝,相傳周文王年幼的時候父母早亡,一直靠哥哥嫂嫂撫養成人。有一次,周文王率軍出征中途遇到瓢潑大雨,風寒入骨,服過百藥不見起色,數日臥床不起。嫂子得知後親自下櫥,為文王擀制了一碗熱騰騰的麵條,文王吃得大汗淋漓,精神煥發,後為紀念了嫂嫂遂取名“嫂子面”。臊子面故而又名“嫂子面”或者“哨子面”,而“哨子面”可能是由於諧音轉化而來。
十幾分鍾後,廚師就下好了麵條,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臊子面被端上了桌,雖然知道姜武沒有胃口,但王敏還是把姜武也叫了起來,畢竟接下來還得撐到乾爸姜盛整個葬禮結束,這個飯怎麼著也得吃!
不得不說,廚師今天做的臊子面味道完全不亞於乾媽韓曉燕做的,但今天,原本酷愛吃臊子面的兩人,這飯吃的完全如同嚼蠟,尤其是姜武,吃著吃著,眼淚就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王敏完全能體會這種突然失去至親的感受,知道這個時候說什麼話都是徒勞,只得拍了拍姜武的肩膀,以示安慰!
一個多小時後,開始有人前來弔唁,不但有姜家的親屬朋友,甚至是王敏的關係也來了不少,除了宋毅外,黃承志和市局局長關衛東等一些和王敏走動的比較多的政界人士也紛紛趕來,其中不乏一些和王敏只有過一面之緣的各種小領導,一時之間,小院外的道路兩旁停滿了各種各樣的車輛,門口也是人滿為患!
當然,這些人肯定是衝著王敏背後的宋家來的,畢竟這段時間,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王敏和宋家的關係,在西平市所謂的上層社會里已經傳的是沸沸揚揚,能在王敏和宋毅的面前露個臉、混個面熟,也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王敏當然明白這些人的用意,也懶得搭理,對於禮金也是照單全收,其實在王敏心裡,不是在乎那點禮金,畢竟現在自己最不缺的就是錢,只是為了讓自己的乾爸走的體面點!
一箇中午,光禮金就收了將近60多萬,李元浩還專門拿了一個大紙箱子,裡面滿滿當當全是一捆捆的紅票!王敏看著箱子裡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