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第1/2 頁)
&ldo;為師自然是怕的。&rdo;沈鯉說道,目不轉睛望著陳默,停頓一下,說道:&ldo;不過,有兩個人說服了為師。&rdo;
☆、第二百二十章
&ldo;有一人學生能猜出是王世貞王先生,另一人是誰?&rdo;當初在清河店時,陳默曾與王世貞暢談理想,所以,當世最理解他的人,當屬王世貞莫屬。
王世貞與沈鯉交好,陳默稍一琢磨就想到了他,另外一人卻無論如何都想不出來了。
&ldo;另外一人其實也挺有名氣,乃是泰州學派王襞的高足,姓李名贄字宏甫,可聽說過麼?&rdo;
陳默倒抽了一口冷氣,驚呼一聲:&ldo;原來是他!&rdo;
&ldo;看來你果然聽過此人的名頭!&rdo;沈鯉說道:&ldo;這人舉止乖張,言談狂悖,名氣雖大,為師不喜也。不過,他對經濟之道卻有頗多見解,前幾天來京,與王世貞一同來拜訪為師,言談間提到你的錢莊,看法倒是一針見血,對你頗多讚譽……&rdo;
李贄是誰?陳默後世身為歷史老師,自然知之甚祥。事實上,即使拋開他腦子裡的歷史知識不講,只需再等些年,往大街上走那麼一圈兒,隨口提一下李贄這個名字,絕對能引起轟動。
儒林士子不提,便是販夫走卒,都會雙眼放光:&ldo;李先生又出暢銷書了?還是又上講壇品孔子了?&rdo;熱烈之情溢於言表,連顧炎武那樣的大儒都酸溜溜,說是&ldo;一境如狂&rdo;。
是的,李贄是晚明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火的這個份兒上,簡直是大眾的偶像,自然要惹出點爭議來。
不過,他惹的爭議太大了,一竿子捅到底,把深宮裡的萬曆都給驚動了,調來他的履歷一看,出身沒問題,先做官,後做和尚,估計也沒造反的心思,正要把他放回家。不想他竟然自己用剃刀抹了脖子,揭開了他狂放思想當中的最本質的追求:做自由烈士。
當然抹脖子的事情還未發生,而且,有了陳默這個變數,到底會不會發生也成了未知數。之所以說這些,只是想告訴大家,李贄這個人不俗。
是的。這人何止不俗,簡直就是狂人。
因為俗人不可能年僅十二就敢寫書抨擊聖人。把孔子視種田者為小人的言論狠狠挖苦了一番,一下子轟動了鄉裡。這下好,特長欄裡填上了&ldo;寫作&rdo;二字,自然錦繡文章賣給帝王家。很快,二十六歲的李贄考上了舉人,四年後,謀得河南輝縣教諭的職務。
當官了,那你就好好地當吧?
那是俗人的看法,李贄當官怎麼說呢?他輕蔑的說。老子混飯來了。一個&ldo;混&rdo;加上一個&ldo;老子&rdo;的自稱,表明了他對官場的傲慢。
怎麼個傲慢法呢?李贄用一種比較極端的方式來表現:別人都是中舉之後考進士,當了知縣想知府。他不,他考中舉人之後就做出了一個決定,堅決不再考進士。這樣的決定簡直是離經叛道到了極點,直接導致舉人李贄只能在品的芝麻官上混日子。
這些還不夠,從李贄當官第一天起。他就恥於官場齷齪,更鄙視自己為五斗米折腰,所以,履行完公務,他就閉門謝客,從不與同事打交道。
當然。最讓當世理學家看不慣他的,還是後來他辭官講學,敢於招收女弟子的事情。這事兒被後世贊為反封建,在現在,卻是離經叛道的異端……
好吧,李贄的故事太多了,全寫下來單獨成本書都不夠。說這麼多,只是想表達陳默此刻的震驚。
這是一個比王世貞的名頭只高不低的傢伙,能被他讚賞,陳默其實是有些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