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殘唐重生李世民女主 > 第7頁

第7頁(第2/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天之湮不死修仙人心道征途仙緣道侶傳山野窮小子的修仙路夢起輪迴玄宇記我有一個神道界穿越修仙開局仙尊巔峰炸翻異?仙行盡以劍證道之葉凌虎嘯乾坤:萬物傳奇異世錦衣,以運為餌垂釣萬物御獸小道士小林修行記惡靈纏繞踏天之路!黎橫曦空穹域修仙界的二道販子

治&rdo;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說:&ldo;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準。&rdo;法律制定出來後,唐太宗以身作則,帶頭守法,維護法律的劃一和穩定。在貞觀時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太宗又反覆思考,慎之又慎。他說:&ldo;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rdo;由於太宗的苦心經營,貞觀年間法制情況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據載貞觀三年,全國判死刑的才29人,幾乎達到了封建社會法制的最高標準‐‐&ldo;刑措&rdo;即可以不用刑罰。

以民為本的思想,廣開言路,虛懷納諫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準則;鐵面無私,依法辦事的氣度;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基本特色,成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樣。使唐朝在當時與西方國家相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貞觀盛世的和諧之音】

一、社會秩序空前安定

史書記載:

貞觀年間&ldo;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rdo;。

這就是唐以後封建史家所描繪的&ldo;貞觀之治&rdo;。貞觀時期似乎真是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人民真是過著安居樂業、富足美好的生活。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社會圖畫啊!事實真的這樣麼?其實有一點,被誇大了。在貞觀時期,農民生活還是很苦的。隋煬帝時,人民為逃避苛重的徭役,自殘肢體,稱之為福手&rdo;、&ldo;福足&rdo;,貞觀時期,這種&ldo;遺風猶存&r;&rdo;。它說明瞭在封建社會的治世,人民的負擔依然沉重,生活很艱苦。所謂鼓吹盛世僅僅是一個政治局面,在封建社會中,下層人總是困苦的,不管是文景之世還是貞觀之世,也都無法避免。唐朝,尤其是李世民,被歷代歷史學學家誇大美化了。貞觀時期比亂世當然好,也比一般的和平時期強,但遠沒有現在通常吹捧的那樣美好。它在毛澤東眼裡僅僅是一個在當時看來成功的政治格局。要知道,李世民也有許多政治制度導致了唐中後期的戰亂。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末法時代修魂錄穿書之包子女主翻身記重生後女主變佛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