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自然條件(第1/2 頁)
"據我的記憶,大慶不僅有油田,整個中國境內還有許多重要的油田。比如勝油田、長慶油田、遼河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等,數不勝數。"
聽罷李建國的闡述,陳雪茹感到驚訝至極。 "這麼多 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呢?"
"但我也聽說中國並沒有有利於油氣回收的自然條件啊?"
李建國微微一笑,解釋道:"這些都是外界有意傳播的謠言,其目的是為了遏制我們國家的發展步伐。畢竟中國是個大國,對於石油的需求量極大。如果無法自主開採國內的資源,不得不長期依賴從國外進口,那就等於是在受制於人了。"
陳雪茹點頭認同這種說法,畢竟外國人不會願意看到中國成為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能源強國。李建國補充說道: "你還記得為何我們要首選在大慶開發石油資源嗎?"
陳雪茹略作思索,考慮到中國境內可供開發的油田不在少數,為什麼團隊會選擇這樣一個偏僻且位於北方寒冷地帶的地方?
難道這裡的石油特別多嗎?“是不是這裡的石油儲量很豐富?”李建國點了點頭。
“確實,大慶是我國石油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
“這裡採出的石油幾乎相當於全國其他油田產出的總和。”“年產油量約五六千萬噸,是全球十大油田之一。”
陳雪茹聽到李建國的話後,大為驚訝。
沒想到國內也有這樣巨大的油田。
她原以為,只有中東等地才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幾天後,
勘探隊的鑽探已深入地下兩三百米,
仍未發現石油的跡象。
李建國讓他們繼續向下探。 半個月過去了,
鑽探深度達到了七八百米,
仍無任何發現。
但李建國堅持要求他們繼續下探。
他深知,大慶油田的地層要比普通油田深厚得多。
至少要在地下千米處才能出油。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頂著嚴寒,
李建國和他的團隊在地下1200米深處,
首次發現了大量的石油資源。
這一時刻,所有人歡欣鼓舞。
首口水井的成功,令國內國際一片驚歎。
當鑽頭首次攜帶著原油現身,
現場的所有人都興奮莫名。
許多人此前都有意放棄,
因為按照外國的經驗,五百到六百米就足夠打通油井,
而在這已經鑽探至一千米仍未見成果,
早已心灰意冷。
然而在李建國的堅持下,
大家沒有輕易放棄,
最終在下探到1200多米時成功找到石油。
經初步評估,該油區石油儲量巨大,至少幾千萬噸。
不過李建國瞭解,
這裡的總儲油量遠遠不止這些,
大慶油田已知的石油地質儲量高達67億噸,
遠超卡達的全部石油儲備。
得知發現油田後,
李建國立即向國家彙報,
國家迅速下撥數百億資金支援第一口油井的建立。
利用現有技術,
在大慶設立了一家專門製造油井裝置的企業,
自產水平鑽探機,
這在以前需要依賴國外進口高精度裝備的情況下是一個巨大進步。
藉助超解析技術,
李建國能在圖紙的幫助下精準解析裝置,
並在油田附近設立了生產裝置的基地,
以便未來的更多油田的開發。
幾個月後,
第一口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