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真正的意難平,抗戰犧牲的戰士們(第1/3 頁)
「本期盤點也進入尾聲。」
「關於載湉的意難平,有,但不多。」
此時的金榜畫面之中。
出現了光緒執政期間的畫面。
畫面中的大清正與日本進行甲午海戰。
在得知大清北洋海軍即將全軍覆沒的訊息後。
載湉焦急萬分。
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在宮殿內來回走動。
無奈的語氣對底下的軍機大臣呵斥道。
“北洋海軍快要全軍覆沒了...。”
“那援軍呢?”
“援軍到哪了...?”
“為什麼不去支援北洋海軍...?”
底下的軍機大臣跪在地上。
小心翼翼說道。
“皇上,援軍屬於各個派系。”
“領頭的各自猜忌,想要儲存實力。”
“誰也不願意出兵。”
載湉怒火中燒。
“夠了!!!”
“不用再說了....。”
“朕懂你們的意思...。”
“朕不會求著你們出兵。”
載湉悲痛萬分。
“朕不用你們帶兵去。”
“你們給朕三千兵馬...朕親自去前線支援。”
“大不了戰死陣前...還能落得個好皇上的名聲。”
然而。
面對載湉的這個決定。
底下的大臣卻無一人膽敢應答。
載湉這個傀儡皇帝。
縱有一身抱負。
卻沒有相應的手段和實權。
......。
大漢。
看到載湉的表現。
劉徹冷哼一聲。
一個皇帝。
混到連三千兵馬都湊不出來。
也不知道這個皇位是怎麼坐得穩的。
很顯然。
對於載湉的能力。
劉徹是看不上的。
兵權政權都沒有。
這皇帝做的還真是憋屈。
跟他剛即位的時候一個鳥樣。
但是他劉徹至少把權力奪回來了。
而載湉就沒這個能力。
......。
大秦。
載湉的所作所為。
到讓嬴政有了一絲的刮目相看。
清朝雖然拉胯。
至少這個光緒帝是有骨氣的。
寧願死,也要留下個好名聲。
就這點看。
如果是一個盛世。
光緒未必就不是一個愛民的好皇帝。
只可惜生不逢時。
大清如此提防華夏漢人。
又怎麼可能會獲得漢人的全力支援呢。
畢竟沒人願意熱臉貼上冷屁股。
看到這裡。
嬴政搖了搖頭。
這清朝的皇帝。
思想封建的很啊。
他嬴政尚且知道集六國之才為秦國所用。
他們大清倒好。
既想讓馬兒跑。
又不想給馬兒草。
......。
文字盤點繼續。
「站在載湉的角度。」
「身為大清帝王,他想要挽救江山社稷...許多事情無力迴天。」
「確實有著諸多意難平。]
「但是站在華夏人的角度。」
「有著遠超載湉十倍,百倍的意難平。」
金榜盤點推進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