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會審(第2/2 頁)
君之罪可不小啊!”
“沒有證據哀家怎麼會亂抓人?”魏忠賢看向李允:“就把證據給李尚書看看。”
李允答應了一聲,從懷中掏出了何監使的牙牌,說道:“這是何監使牙牌,在墓中發現的。”
李思誠接過了牙牌,看了看,又傳閱給其他人,其他人拿在手裡反覆觀看後,又給回了李思誠。
李思誠也不理魏忠賢,站起身來,把牙牌給到何監使,問道:“何監使,你不用害怕,這牙牌可是你的?”
何監使接過牙牌,發現確是自己的牙牌,無奈點了點頭,戰戰兢兢說道:“這確實是小人的牙牌,可是前些日子小人的牙牌就丟了,今日才在這裡得見。小人冤枉啊!”
“人證物證俱在,你有什麼可冤枉的?”此時說話的是禮部侍郎楊景辰。
這楊景辰本來資歷和李思誠不相上下,但是由於萬曆四十年母親去世,丁母憂回籍守孝了三年,所以耽誤了升遷,屈居於李思誠之下。
他早就投靠了魏忠賢,想借魏忠賢扳倒李思誠,成為禮部尚書,所以他處處說話偏向於魏忠賢。
“人可以買通,物又不會說話,不能單憑李守衛的隻言片語就定案,未免太過草率吧?”李思誠說道。
“那李尚書何意?”魏忠賢問道。
“不如把他先帶回京師,交由刑部,再由大理寺好好調查。”
李思誠本為文官,雖有一身傲骨,但八股取士上來的畢竟頭腦迂腐。他一時想不出辦法,所以想先回京師慢慢調查。
“既然今上讓哀家替為祭祀,那哀家就有權力處理此案。如果這回京師的路上出了問題,人跑了或者死了,你負得起責任嗎?”
“這……”李思誠一時語塞。
“請九千歲定奪!當時李尚書安排祭祀流程時下官就提出過安全問題,可是這李尚書就是一意孤行,最終才導致出了今天的事情。”太常寺卿道。
明朝祭祀活動,向來都是禮部策劃流程,太常寺負責實際落地執行,所以兩個行政機構互相看不上眼,太常寺埋怨禮部眼高手低,禮部看不上太常寺辦事拖沓。如今出了這麼大的事,太常寺更想把此事都推託到禮部頭上。
“不如這樣,此事依下官之見,還存在諸多疑點,不如讓下官即刻就去調查個水落石出。”
說話的是孝陵衛周指揮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