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阪城(第1/2 頁)
不過島津忠恆知道就算只是一個大明王爺,也是他惹不起的人物了,趕緊又跪下磕頭行禮。
王鼎讓島津忠恆起來說話,又讓人給他賜了座位。
王鼎在國分城庫房繳獲了六萬兩白銀,七萬多石今年的新米。
這下子征討倭國都不用王鼎自己花錢了。自然心情大好。於是對島津忠恆自然也客氣了幾分,說:“你們父子派人騷擾琉球和我大明沿海,大明天子震怒,讓你們父子去北京謝罪,不過呢,如果你們能夠迷途知返,我可以替你們向天子求情。”
島津忠恆趕緊躬身問道:“不知大王有何吩咐?”
王鼎笑笑,看著島津忠恆說:“聽說你父在蠻酋本多忠勝軍中,只要你們在我和本多忠勝交戰的時候保持中立,我就向天子給你們表功,讓你們不必去北京謝罪,還可以讓你們保留軍隊和領地。”這個王鼎可沒有說保留全部軍隊和領地。
到時候就得看島津家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和最後保持的兵力了。
“這件事情我委實做不了主,需要和我父親商量!”島津忠恆低頭對王鼎說道。
王鼎於是吩咐下面人說:“給島津家督準備盤纏和糧食,再讓島津家督挑兩個護衛,用船送島津家督去鹿兒島城。”
這本身就是一步閒棋,王鼎可不指望隨便幾句話就能讓島津義弘納頭來拜。
但是有了這幾句話,等到王鼎打敗了本多忠勝,就可能抓住本多忠勝本人。
王鼎又給李成梁和戴才寫信,讓李成梁留下阮潢繼續在肥後給加藤清正搞破壞。
李成梁自己帶本部六千人馬,戴才手下的鄭松六千人,十日後走海路到鹿兒島城會合。
讓南京兵部尚書戴才帶著南京二守備太監和莫敬恭帶四千人防守小倉城。
島津忠恆一去不復返。
王鼎也不著急。反而帶著軍隊坐船到到鹿兒島城北面十里處紮營。等候李成梁和鄭松的到來。
本多忠勝幾次派部隊過來邀戰,試探王鼎的戰鬥力,都被納黎宣用火繩槍兵排槍列陣給趕走了。
本多忠勝現在形勢很不好,頓兵堅城,側翼又來了有大量明軍。
島津忠恆被王鼎送到了鹿兒島城外,回到島津義弘軍中,向島津義弘詳細說明了國分城被攻破的情況,島津義弘想了想立即帶他去向本多忠勝請罪。
本多忠勝倒是沒有為難島津忠恆丟失國分城的事情,反而著重問起來王鼎部隊數量和戰鬥力。
島津忠恆說:“根據我的觀察,明寇大概來了一百多條船,都是大船。每條船上至少十門大筒,我估計至少有一千門大筒。”
這句話讓本多忠勝倒吸一口涼氣。這個數量已經超過德川家康手中所有大筒數量的三倍了。自己這次南下也不過攜帶了二十門大筒,而且為了運輸方便都是三磅和四磅小炮。
這明寇實力這麼強大可怎麼打。
本多忠勝不得不再次向德川家康寫信求援。
德川家康收到本多忠勝的求援信,都有點不敢相信,本來以為就是來了幾千明國海盜,本多忠勝自己就能輕輕鬆鬆解決,還可以趁機削減島津家一部分封地,以削弱島津藩這個心腹之患。
卻不想這次居然連本多忠勝都搞不定了。
這個時候德川家康正在想盡辦法清除豐臣家的殘餘影響。
這是因為德川家康政權的法統其實來自豐臣秀吉。
日本多元政治中,豐臣秀吉擔任的是關白一職。關白在大明大概相當於丞相的意思。
而那個所謂天皇實際上相當於是一個年奉一萬石的大名。
但是按照倭國的傳統制度,天皇是神的後代,所以所有人都只能是天皇手下的臣子。
很多人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