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家信(第1/2 頁)
“是王知青吧?我是咱們大隊通訊員李大山,這裡有你的一封加急信!” 加急?王圓圓估摸是王家來的信,連忙接過。 順手從兜裡掏了一塊糖遞過去,“謝謝大山哥,辛苦了。” “客氣了妹子。”李大山滿面笑容地走了,這新來的王知青就是有眼色,不像那個喬知青,同樣收信,別說奶糖了,連個謝字都沒。 王圓圓關門拆信,一看信戳果然是四九城那邊的。 王爸王媽是真速度,她走後的當天兩口子就帶著當年孫家給的訂婚信物氣勢洶洶地上孫家去,把孫秀文乾的好事兒擺在桌面上談,末了還放了話,這婚退定了! 孫家雖然極力挽回,可王爸王媽退婚心意已決,說啥都不肯回心轉意。 孫家老兩口急得都快哭了,一個勁兒的表達歉意,無論任何代價也要挽回。 孫媽算是看著王圓圓長大的,王圓圓打小那會兒她就喜愛的不得了,一心認定她當兒媳婦,這麼多年早形成了自家兒媳婦的觀念,突逢變故,根本接受不了。 一條腿踏進孫家的兒媳婦被自家兒子給攪黃了,心裡又氣又不甘心。 王爸王媽看在孫家人態度不錯,又礙於兩家是世交,倒是沒撕破臉,只是態度挺強硬的,堅持這份婚約作廢。 王媽走的時候還撂下一句話:“你們倆呀,就別替兒子操心了,咱們當爹媽的說話,不頂用,還得看孩子們的!你們家秀文既然都能陪著姓喬的姑娘下鄉吃苦去,那說明是真稀罕人家,那還說啥啊?以後他倆在一塊好好過日子得了唄,就別再嚯嚯我家圓圓了,我家圓圓啊,真的配不上你們秀文,真真兒的。” 孫媽臉都氣黑了,當場放話:“秀文絕不是喜新厭舊的人,這孩子打小就重感情,心性也單純,他肯定是被姓喬的狐狸精給騙了,建軍、玲玲你們現在在氣頭上,婚約的事咱們暫時先不談了,我今天先跟你倆表個態,我絕對不會讓姓喬的進我孫家大門,就憑她也配,下輩子都別想!” 王媽在信裡表述的很詳細,王圓圓看的身臨其境,忍不住跟著笑。 信的後半段基本是王媽叮嚀她在鄉下生活的注意事項。 最後提了一嘴他們把發電廠那份工作賣了四百塊錢的事兒,這筆錢都給王圓圓匯了過來,讓王圓圓生活上別克扣緊巴,該花就花。 從這就看出王家爹媽對王圓圓有多寵愛。 別人父母給孩子一筆鉅款,那都是千叮嚀萬囑咐省著點別亂花,生怕孩子沒幾天把錢造乾淨了。 可王媽不,王媽警告她不許太節約虧著自己,想吃啥買啥,想用啥買啥,別怕錢花沒了,以後每月她和王爸都會給王圓圓寄過來三十塊,王家大哥也主動表態每月四十塊工資抽一半寄來補貼妹妹,加起來就是五十塊。 王家也就是普通工人家庭,談不上頂好的條件,這一看就是全家齊心協力卯著勁兒讓王圓圓在鄉下少受苦。 不過王圓圓也能琢磨明白王媽的想法,一個人背井離鄉用錢的地方多,尤其是女孩子,手頭不能太緊縮,總不能因為日子太苦隨隨便便找個男人委身了。 老兩口對她的個人問題還是十分看重的,走之前就沒少叮囑她不許在鄉下談物件結婚。 為錢折腰的事兒,王媽鐵定不允許。 更別提王媽估計還憋著一口氣,不想她在鄉下過的比孫秀文和喬麗雲差。 匯款單是和信一起到的,王圓圓收好信,打算等過了秋收就去鎮上郵局兌款。 四百五十塊在這年景算鉅款了,她也不打算亂花,想著以後沒準有什麼用處,不管身處何處,居安思危的意識還是要有的。 等她收拾好情緒,外面高盼也開始呼喚大夥吃晚飯了。 不出意外,孫秀文和喬麗雲都沒到場,其餘人也是吃的心不在焉。 不過大夥心照不宣地保持著沉默,沒人當眾討論求婚失敗的事兒,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 但一個個心裡都貓抓似的,等著看孫、喬這倆人的後續。 由於在神谷星飽餐一頓,王圓圓晚飯吃的很少,象徵性夾了幾筷子菜,啃了兩口餅子就回屋去了。 這天喬麗雲回來的挺晚,直到大夥睡前洗漱時她才從外面姍姍來遲,面對大家或好奇或刺探的目光,她表現得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