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天州黑煤窯(第1/2 頁)
“那也不能像你們一樣,明知道這群人有問題,卻還把他們給留下,這難道不是又一種縱容?”趙安邦說。
何安下爭辯道:“當然不可能縱容,對於那些貪的特別多,我們還是會去查處,只不過現在實在騰不出手,只能暫時押後。”
“是騰不開手還是另有打算?”趙安邦譏諷道:“你們倒是算計的挺好的,整個市的領導幹部都快成你們的提款機了。
那我問你,要是那些沒錢的幹部,也就是沒貪的幹部,他們怎麼辦?
畢竟按照你們的辦法,總得有具體實施人吧,這些人就沒有私心?就沒有親疏?這樣的結果會不會導致那些真心幹事的,又沒有政治資源的被輪崗出去,甚至是遠走他鄉。?”
面對趙安邦的問題,何安下依舊淡定從容:“安邦省長,關於這一點呢,我確實沒有什麼好辯駁的。
但是咱們是不是應該轉換一個思維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了。”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把一些同志送去外地工作,難道真的就只能被看作是一種流放嗎?難道就不能將其視為一次難得的進修機會嗎?
要知道,在我們現行的輪崗制度當中就有明確的規定,每隔一段時間,這些前往異地任職的同志們都需要向組織部遞交一封詳細的信件,信中不僅要闡述所在城市推行的各種改革創新理念,還要分享自己在此期間所獲得的深刻感悟和寶貴經驗。”
說到這裡,何安下又加重語氣強調道:“所以我們這麼做絕非是對那些同志的放逐與冷落,恰恰相反,這其實是組織對他們寄予厚望、委以重任的體現!
透過這些信件,我們可以從中區分您說的這些“清廉幹部”是人才和庸才,將來,更會以此為依據,對市委未來用人提拔提供參考。
如果這些幹部是真像您說的實幹家,他們絕對不會這麼輕易的放棄這個機會,反而會努力充實自己,除非他們自暴自棄,要是這樣,我想,這樣的幹部也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趙安邦被何安下的話點醒,腦中陡然一個激靈。
北山市所有的佈局在腦海形成一個圈,思考片刻後,他不得不承認這真是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方案。
比起直接嚴查重處,這樣的辦法反而做到了潤物細無聲,理清頭緒,也為自己選材用人打下基礎。
畢竟,將北山市搞起來絕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兩人佈局甚遠啊。
趙安邦長長嘆了口氣,語氣重歸平靜,“這個方法是你們誰想出來的?”
何安下也不居功,直接表明都是祁同偉主張的,他補充了一點,不過微不足道。
他是市委書記,只要祁同偉把北山發展好了,他居首功,也沒有必要去搶祁同偉的風頭。
趙安邦點了點頭,便不再說話,繼續考察這商業圈,只是心思卻還在回想何安下的話。
又仔細思考一番之後,他還是發現這個計劃其中出現的漏洞和缺陷。而且它還觸犯了相關的紀律規定。
政府官員能夠從事商業經營活動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可這小子又很精明,套上了一個招商的幌子,把自己的責任撇了個乾淨不說,甚至還給一眾幹部套上個鼻環,要拿下誰,這就是把柄。
趙安邦越來越覺得這小子像自己,膽子大,敢於創新,革新!也敢在警戒線上走鋼絲。
同樣的,還有一個對他百般保護的一把手,看著何安下,他又想起當年他那位已故的老領導白天明,要不是白天明的一路護持,替他扛雷,也不會有今天的趙安邦。
等那小子回來,他真得找那小子好好聊聊,就像跟年輕的自己聊一聊。
……
與此同時,祁同偉坐車剛過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