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三步禦敵策 十面埋伏音(第2/2 頁)
載傳頌不為過。
諸葛亮一生所謀劃萬萬千,所指揮的戰役大大小也有不少,但若問最讓人欽佩的,十之有**都會答一聲“空城計”!
左慈為出塵仙人,但對於豪士俊傑之故事的態度也不免俗。諸葛亮與司馬懿戰於西城、無兵禦敵,故大開城門,在硝煙四起中唱了出名垂青史的空城計。
此戰以虛虛實實、兵無常勢之理退敵,引得後世無數英雄拍桉叫絕。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只是不知眼前秦遨是否有那諸葛孔明的魄力,左慈直視秦遨,眸色漸漸幽深,讓人難以捉摸。
在場的張家三兄弟與秦思雨看到這眼神都覺得渾身不舒服,就像要被人直直看透似的,詭異極了,暗道一聲這左慈果然一厲害角色。
可反觀當事人之一的秦遨卻十分不同,神色怡然輕鬆毫無不快,甚而此刻更是笑開:“左兄,莫要猶疑,你教我撫琴便可。”
秦遨知曉左慈心中所想,但自己與那諸葛孔明相較如何,要試過方能知曉。沒想到千古謀臣與他這一代帝王竟這樣被人擺上了天平架,搖搖頭莫名覺得好笑。
“不知公子想學哪一首?”左慈斂了神色,頗有興致的問道。
“就學《十面埋伏!”秦遨回應。
聞言,左慈作思索考量之態,頃刻後才點頭允下,他明白了秦遨的意思。
昔日,諸葛亮對戰司馬懿所彈之曲不明情況而謠傳者皆道為《廣陵散,可《廣陵散為嵇康身死所作,對敵若彈此曲豈不等於投降?
故而諸葛亮所彈非是《廣陵散,而為以范蠡西施之事為由所作的一首古曲,此曲天下所知者甚少,但以司馬懿的博聞強識卻是知曉。
范蠡西施何許人?為勾踐復國的功臣,然最後或隱退或消失,只因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諸葛亮以此曲告戒司馬懿,若他死那下一個死的便是司馬懿,所以空城計才得以唱響。
左慈曾讚歎此戰也因此事,兵臨城下而不畏不懼,反能冷靜至極找到關鍵點一擊必中,變被動為主動,是警告更是威脅,試問天下萬萬人能有幾人如此?
如今要逆天改命的秦遨將在另一個時空上演這場空城計,但范蠡西施的典故在這裡是沒人明曉的,所以他選擇了音純聲穩卻飽含肅殺的《十面埋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