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2/3 頁)
要給媛兒和薛元翰賜婚?&rdo;
&ldo;是我求的。&rdo;福寧答道。
&ldo;為什麼?&rdo;
&ldo;媛兒喜歡他。&rdo;
&ldo;薛元翰已經訂過親了!你知道嗎?&rdo;
&ldo;我知道。&rdo;
&ldo;那你還要如此!&rdo;李煦的怒火又止不住地冒了上來。
&ldo;媛兒高興,有何不可?&rdo;福寧依舊面無表情。
&ldo;你!不可理喻!你們這麼做,可曾問過薛家的意思?日子是人過出來的,不是憑著哪個女子的異想天開就能過好的!&rdo;
福寧的臉上終於有了一絲動容,她笑道:&ldo;你這麼生氣卻是為何?當初我給你說薛元翰的時候,你不也同意麼?噢,對了,你是想起來了你自己,想起來了你也是被逼退婚才娶的我,是麼?&rdo;
李煦氣極反笑,說:&ldo;是不是想起來我自己,這沒什麼重要的。只是,你捫心自問,這些年,你、我,過的日子好嗎?&rdo;
福寧仔細地看著李煦的臉,還是那張讓她一見傾心的面孔,只是青年的神采飛揚不再,只剩下人到中年的滄桑。看著李煦鬢間已有銀絲,福寧也不知道這些年來,自己還有他,到底過得好不好。初嫁的興奮總是有的,後來麼,時光磨平了所有熱情。不,也不是時光,而是兩個人太過不同。
福寧的心軟了下來,說道:&ldo;那你說呢?這件事該如何?&rdo;
李煦道:&ldo;薛元翰隨三皇子去了遼東,若要退親,只有昌邑伯走一趟餘家。而這兩日昌邑伯卻稱病不出,這是薛家在說他們不同意!你若讓太后逼著,把這門親事做成,日後受苦還不是媛兒嗎?京城的青年才俊不知凡幾,又何苦非要嫁到薛家!至於太后,她打的是賢妃的算盤吧?&rdo;
福寧白了李煦一眼,說道:&ldo;有你這麼說母后的嗎?&rdo;
李煦道:&ldo;無論太后如何打算,我想的都是媛兒。找個對她好的,日後她才能過得好。&rdo;
福寧思來想去,最終還是緩緩點了點頭。
轉眼間,春暖花開,脫下厚厚的冬裝,人也都變得松泛起來。福寧長公主自家裡的一番鬧騰之後,便去向太后說明情由,要為李靜媛另擇佳婿。雖然李靜媛苦苦相求,但福寧鐵了心要為女兒的終身謀算,不能再如自己一般,表面風光,內心悽苦。李靜媛不理解李煦的一番苦心,由此而更深恨父親。
這一日,宣惠算著三皇子應該要回京了,便早早到了崇文館。一進門卻碰到了淳王世子梁璿。堂兄妹見禮過後,宣惠問道:&ldo;璿哥哥可曾見到我三哥?他應該回來了吧?&rdo;
梁璿笑道:&ldo;我不曾見到三皇子。不過聽說他在遼東被什麼案子給絆住了,皇上命他督辦,只怕還要晚些時日才能回京。&rdo;
案子?宣惠飛快地思索起來。她記得前世書中所載,西北大亂之前,遼東的大案唯有田登文手下奪人/妻為妾一事。箇中情由牽涉甚多,又有幾條人命在裡頭。在朝堂上因為張、田兩家黨爭,最終田家落敗,田登文被貶雲南。
可是這件事?只是宣惠已不記得當年的梁瓚是否督辦此案。
------------
第十一章 書信
田登文的心腹馬溱自小就跟隨起左右,勇猛異常,常常在田登文行軍時擔任先鋒。隨著田登文權柄日重,關外海西部對關內百姓時有劫掠,朝廷現今幾乎完全倚重田登文來守衛遼東。也正是如此,貴妃才能不那麼忌憚太后和皇后,在後宮中為二皇子謀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