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出人意料(第2/3 頁)
皇帝弄了這麼一回,屬實讓華歆有些詫異。莫非在軍旅中待的時間久了,連說話都變得這麼直衝衝的了嗎?
曹睿卻是不以為然。
仁義禮智信這些世俗的道德標準,放到一個皇帝身上是行不通的。
若真有哪個皇帝學成了一個儒生,那麼被人吃幹抹淨是遲早的事情。
若真聽了華歆之語,承諾從此不再領兵出征,那與兵權外落有什麼區別?
曹睿只能保證衛臻是好意。另外兩個人老成精的老臣,曹睿實在琢磨不透他們。
即使華歆是好意,曹睿也依然要嚇他一下,給他一個小小的警醒。
你華太尉本就不是什麼翩翩君子,當年敢闖進漢帝皇宮丶將伏後親手拽出來的角色,就不要在朕面前說什麼聖天子垂拱而治的話了,行不通。
華歆雖說見過風吹浪打,卻也許多年未見過了。被皇帝兇這麼一下,屬實還有些不習慣,只得連連解釋並無惡意。
曹睿也笑著不斷安撫著。若有外人看向這裡,只會感嘆這君明相賢的和睦之景。
幾句話說罷,曹睿轉頭向後,伸手將身後的司空司馬懿喚了過來,又是一同寒暄了片刻。
曹睿又與前來迎接的六部九卿,一一揮手示意,這才重新上馬丶隨著儀仗一同朝著洛陽行去。
到了洛陽西側的廣陽門時,曹睿側身向一旁的衛臻:「衛師傅,朕此前書信與你的丶給中軍將士們準備賞賜的財物布帛,都已經準備好了嗎?」
衛臻拱手應道:「陛下,已經準備好了。臣盡數調撥了洛陽丶鄴城兩處府庫,又從兗州丶青州徵調了些,五日之前就已將賞賜湊齊了。」
「士卒回了營中,第二日即可發放下去,並不會耽擱半點。」
「作戰易,賞賜不易。」曹睿嘆道:「朕是大魏皇帝丶衛師傅是大魏忠臣丶侯爵之身。你我二人可以傾力為國,可士卒們在戰場上奮力搏殺,圖的不就是些錢財賞賜嗎?」
「朕今日賜財物,可下次卻不想再賜財物了。」
衛臻沉默聽著,只是坐在馬上微微頷首,並未答話。
而一旁的司馬懿若有所思般,轉頭看向皇帝:「臣有些好奇,陛下下一次想賞賜什麼?」
本作品由整理上傳~~
曹睿看了司馬懿一眼,淡定說了兩個字:「田地!」
司馬懿長吸了一口氣,拱手行了個禮,並未多答。
給士卒賞賜田地,並不是僅僅賞賜田地這麼簡單,背後還包括了很多的政治條件。
若要賞賜田地,田地從哪裡來?
士卒都有田了,誰來耕種丶誰來服役?
給士卒都分田了,那屯田制還搞不搞了?
區區『田地』二字,卻包含了清查田畝丶兵役制度丶屯田軍制三件大事。
每一件事都事關大魏的國本,這也是司馬懿不敢再答話的原因。
莫非……陛下此番回軍之後,要變革這些制度了?
司馬懿心中暗暗猜測著,卻不敢確認。無他,只是因為改革制度太難了。
漢光武帝度田之時,都激起地方反叛不止。那可是號稱聖君的光武!
在如今的大魏,要將這三件事情全都做了,又該有多難呢?
想著想著,隊伍就已經進了城去。
進門不遠,衛臻就笑著拱手道:「陛下今日回了洛陽,也是回了家中。不若陛下現在先回宮休息些許,待晚上再行飲宴慶賀?」
曹睿擺了擺手:「朕先不回宮。衛師傅,先請人將鐘太傅送回家,尋常兩千石官員也各自返回職司。」
「六部九卿就先不要走了。」
說罷,曹睿看向華歆:「朕久不在洛陽,錯過了王司徒的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