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5 頁)
當然,依照科學家們的推論,這裡的小行星帶,其礦物與隕石大小都太過破碎,不太利於採集不說,而且其中的礦物也並不多,大量都是二氧化矽,也即沙子岩石,這些東西除了可以提取出氧元素,形成氧氣以外,基本上對希望號的用處不大。
相比來說,離希望號兩個月宇航距離的另一邊,那顆正在形成初期的類地行星,那裡的小行星物質就非常巨大,最大的一塊已經成為了這個類地行星的核心,其大小几乎比得上一顆小衛星了,而且其質量和引力肯定比周圍的小行星碎片要大,這樣才能夠吸收與凝聚周圍的物質,所以那顆最大的小行星上,肯定有著豐富的礦物與各種物質,特別是放射性元素也肯定是富集的,這才是希望號最緊缺與需要的物質。
姚源看完了手上的報告單,他沉思了起來。
在報告單上,科學家們分為了兩派,一派認為應該立刻起航去向那處正在形成的類地行星處,最大的那塊小行星碎片甚至大到可以讓希望號降落,而且那裡的隕石一般都非常巨大,正適合於採集其中最富有的部分,得到大量礦物與放射性礦。
另一派則認為,誰也不知道宇宙中到底有著什麼危險,或許在下一刻就會有新的危機產生,所以與其花費兩個月航行過去,倒不如先在這裡採集到足夠躍遷的放射性礦物,也補充希望號上的水與氧氣,還有別的化合物,至少需要補充到可以躍遷兩到三次的放射性礦物後,再去到那處類地行星進行挖掘,這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兩者都各有理由,不過第二種,也即先在這裡採集到部分物資的說法,贏得了超過七成以上科學家的支援,甚至連姚源都比較贊同這個。
只是第二種意見卻有個致命缺憾,那就是希望號不可能靠近小行星帶,預防小行星隨機碰撞中,會產生脫離出來的小行星撞擊希望號,事實上,目前五十公里的距離已經讓一些科學家發出了警告,按照他們的說法,一百公里到兩百公里範圍,這才屬於安全地帶。
正因為如此,希望號不可能親自上前去採集,如此一來,就只能夠派遣穿梭機一類的小型飛船去採集了。
但是目前有一個關鍵問題在於,希望號目前就只有一艘穿梭機,那怕其二十四小時不停採集,這又不是挖地挖土,而是宇宙裡的礦物採集啊,需要挑選小行星隕石的大小,挑選其外表顏色,以此來初步判斷其成分,儘量選擇礦物最多的那些,而且其容量也有限,等等各種情況,一艘穿梭機根本不可能負擔整個希望號的消耗,要等到採集完畢時,至少需要八九個月時間了,而這些時間裡,又已經消耗了許多的物質……+。
“莫非只能夠選擇第一種辦法了嗎?去到類地行星,降落到大型的小行星碎片上,然後用傳統方式採集?”姚源有些苦惱的揉著自己的眉頭。
就在他看著手裡的一些檔案時,忽然發現了其中一份檔案,這份檔案的作者是波麗,希望號上唯一還健康著的耳語者……依凡依然在醫院監護室中,那嚴重燒傷要徹底康復,估計要等轉基因豬的長成為止,那基因豬的面板正好可以移植給依凡,是根據他的基因來培養的這隻轉基因豬,這是2020年後的科技了,正好用於此處。
波麗的檔案上,提出了製造一種簡易的礦物採集飛船,大小隻有穿梭機的十五分之一左右,內部一般坐兩到三人,有著簡單的聯絡裝置,普通的推進系統,兩到三人的維生系統,可以離船維生四到五小時,沒有礦物儲存裝置,這種超小型飛船就只有一對機械臂,造起來很簡單,人坐進去後,駕駛著小型飛船就可以飛到小行星帶,然後挑選其中五到十立方米的小行星隕石,再用機械臂將其帶回希望號,如此便算是採集完畢了……
姚源仔細看著這份檔案上的設計方案,這種採礦小飛船確實很小,艙壁也很薄,完全無法與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