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讓人無奈的真相(第2/3 頁)
地方官員們也不甘示弱,他們偶爾會欺壓那些不聽話的移民,私自提高糧食的徵稅量,並攤派一些本不應該有的徵收。這些移民們孤立無援,想要上告無門,甚至連上京的路都找不到。即使找到了,也往往會被逮回來,輕則遭受毆打,重則甚至會被殺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沒有關係、田地狀況不佳、獨自居住的本地人也逐漸成為了被欺壓的物件。因為他們沒有利用價值,也沒有親朋好友來幫助他們。本地人對待這些人雖然不至於那麼殘忍,但他們透過大斗收糧的方式來剝削他們。然而,即使如此,他們也不會讓這些人餓死。他們協調一些勞力不足的惡農人,把土地租給移民種植,然後從中獲取利潤。這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道理。
軍戶們這邊原本有百戶來鎮住局面,地方官府還不敢做得太過分。起初,他們只是找些藉口增加攤派的次數。然而,等到原來的百戶調走,上面還沒有任命新的百戶時,局面就發生了變化。因為我平時和他們沒有交情,他們便趁機採用大斗換小斗的方式來收取糧食。軍戶們自然不服,多次發生衝突。每次衝突都是一場大戰,開始時是對幾個軍戶進行毆打逼迫強奪,後來有些戶所裡的其他人看不過去,就幫忙打跑了他們。再後來,他們增加人手過來搶奪。這一次,我聽說後決定領頭與他們對抗。
朱棣聽完後喝了口水說:“”你們丟臉丟到家了,連群衙役都打不過,別人就是知道你們的底細所以覺得根本就不用動用上層,直接來人搶就是!你們要是打的贏,別人敢這麼囂張嗎?再是有後臺,那些勳貴頁不可能對軍士橫徵暴斂,”
張武聽了這句話後,本來要發火,可是一想朱棣說的對,臉羞紅的低下頭不敢多說一句。朱棣說,現在暫時不說這些,事情已經發生,要想如何解決,我才來,地方官府還吃不透我,所以短時間內還不敢來,等到他們打聽好訊息,就會嘗試來幹一次,如果還是這般不中用。接下來就真的任人拿捏了。你去通知各個總旗和小旗晚上來我這裡開會,白天不耽誤大家的農活,馬上要秋收了。我們趁這個時間定個計劃出來。
張武領命而去,朱棣嘆了口氣,感覺自己心真的很累,如果要選擇,自己乾脆當個鹹魚算了,一個鳳陽就是這樣,全國呢?怪不得明後期,北方出軍閥,南邊出東林黨,都不交稅,都要中飽私囊,兼併土地,換作自己在那個制度下都要這麼做。說不定原身朱棣當了皇帝后發現不對勁,乾脆逃避,只打自己的仗,把國政推諉給自己的兒子,認真做個徵北大將軍。
朱棣隨後詳細的把自己在這裡看到的和打聽到的情況記錄下來,讓人一併給朱元璋送去,他暫時沒有能力從大局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把情況先說給朱元璋,讓他自己去頭疼和決斷。而朱棣就先把這個百戶給整頓下,以此為基礎組建自己的護軍。
晚上,朱棣在自己的居屋召開了會議,朱棣首先一針見血的說:“關於前日打架的事情,我已經瞭解情況,對與錯我在這裡就不做評價了,但是我想說的是你們丟臉丟到家了,作為大明軍隊,居然連群普通衙役都打不過,難怪別人要上門來欺負你們。”
他頓了一頓,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繼續說道:““你們戰鬥力如此的原因,我大致也明白了。你們被命令自給自足,士兵及其家屬終日忙於耕織,自然無暇進行系統的訓練。而且這裡地處內地,沒有戰亂讓你們去實踐戰鬥技能,所以戰鬥力自然會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官差們平時負責維護治安、打擊不法之徒,他們在團隊作戰方面自然比你們更有經驗。”
他頓了一頓,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繼續說道:“所以靠一個兩個如張武這般的猛人,是打不贏的。我們需要從整體上提升我們的戰鬥力。”
朱棣繼續說道:“當然,現在馬上要秋收了,我知道你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