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4/5 頁)
范曄點頭稱是:“只說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分裂戰亂。但事過境遷,後人沒有親身經歷過,自然感悟不深。如果為她作傳,透過一個她悲苦經歷,分裂戰亂百姓流離之苦,就會感同身受。”
綺雲見他贊同她的話,喜道,“範先生,如若能為世間傑出女子作傳,開了這個先例。綺雲為天下女子,先謝過先生了。”說罷,起身給范曄行了一禮。
范曄立身還禮,道:“郡主提議為天下女子作傳,並一番高論,範某豁然開朗。”又側首對義隆說道:“以往聽王爺說郡主如何見識不凡,我心裡只是不信。如今,看來王爺並不虛言。”
義隆見了,哈哈一笑道:“綺雲,你可知道。范曄是眼睛長在額頭上的人,能把他折服讓他說聲好的人,可是並不多見的。”
身側的裴松之也說道:“編著史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英雄的事蹟不至於由於時間的流逝而湮滅,而戰禍引來的痛苦也能給後世的英主提供教訓。如果描述事件和人物能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文章便不再言之空洞,史書中蘊含的道理才能讓人信服。”
義隆和范曄點頭,“正該如此。”
范曄對義隆說道:“方才聽到王爺為郡主吟誦的詩句,覺得甚是美妙。不如,範某為郡主撰寫,送與郡主如何?”
義隆溫雅地笑道:“雲兒,能得到范曄的墨寶,可是不容易的。”綺雲聞之,非常欣喜,“範先生的隸書是天下一絕,配上義隆哥哥的詩,那就更是無價之寶了!”
於是,義隆讓王華等準備筆硯紙張。范曄執筆蘸墨,用他善寫的隸書,在雪紙上寫下了義隆作的《登景陽樓詩》。寫完後,眾人欣賞,讚道:“詩是好詩,字是好字。相得益彰,美不勝收。”
這時,侍立在義隆身側的孔寧子拱手說道:“下官看了王爺的詩,忽心中偶有所得。聽說,郡主誕辰那日,康樂公等人賦詩送於郡主。不如,在下也賦詩一首,以表敬意。”
義隆含笑點頭,“很好,你也精通詩文,那你便和一首吧。”
孔寧子行了一禮,走筆寫道:
君子樂和節,品物待陽時。
上位降繁祉,元巳命水嬉。
倉武戒橋樑,旄人樹羽旗。
高檣抗飛帆,羽蓋翳華枝。
佽飛激逸響,娟娥吐清辭。
泝洄緬無分,欣流愴有思。
義隆挑眉看向他,眼含疑問。孔寧子恭謹地說道:“王爺眼前是冰天雪地,心中卻是融融春意,令下官心裡也想起了那年的上已節,在春日裡遊玩的情景。所以,就和這一首《櫂歌行》送於郡主。”
義隆心情有些愉悅,點頭讚道“你有此心思,甚合我意。”
綺雲暗想:此人和范曄的性子倒是完全不同,范曄倨傲且真誠,而孔寧子則善於察言觀色,揣摸主子的心思。孔寧子這等性格最適合官場鑽營,將來官場不可限量。
眾人正說笑之時,從外邊進來一個侍從,俯身在義隆耳邊說話。義隆聽完,揮手命他退下,見眾人皆看著他。他微笑道:“在座的都是自己人,看大家都如此關心義隆,我便把此事告知各位。在座各位正好也為本王拿個主意。”
義隆端起手中的酒杯,呷了一口酒,徐徐說道:“剛剛得到暗報,待開春之後,皇上有意讓我離開建康,回到荊州任上去。不知此事是福是禍,大家是如何看的?”說罷,眼睛看向綺雲。
綺雲笑道:“此事問裴先生最合適不過,荊州在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是各路軍閥爭奪的重點,幾乎關係到王朝的興衰。裴先生正在為《三國志》作注,問他再清楚不過了。”
裴松之手捋美須笑道:“郡主倒是會偷懶。王爺是否應該回到荊州任上去,裴某的觀點是王爺應該去。荊州南有長江天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