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長安局勢(第1/2 頁)
長安,皇城。
今日無風,冬日的暖陽照射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很容易讓人生起慵懶的感覺。
這幾天街道上的行人多了起來,販夫走卒的叫賣聲逐漸響起在了大街小巷,人們臉上的警惕性也小了一些。
自從朝廷發下檄文,長安百姓討論最多的就是新皇登基的事。
在茶館酒肆中,太上皇這個名字是被人提起最多的一個詞。
關於李世民,長安百姓還是很愛戴的,畢竟,無論從哪方面看,這並不是一個殘暴的君王,對百姓還算不錯。
聽說他要退位,坊間有很多真真假假的傳聞,其中就有皇帝陛下因不滿朝世家大族魚肉百姓,想要剷除逆黨而被群臣背叛,被迫退位的訊息。
還有朝廷中有奸臣當道,要禍亂朝綱,太上皇有心剷除,卻無能為力的訊息也是滿天飛。
本來這種訊息只是長安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對於他們來說,誰當皇帝都一樣,他們的日子還是要過,並不會因為換了皇帝而變得更好。
可最近長安的風向有些變了,百姓們討論最多的竟然是那個即將要當皇帝的魏王李泰。
其中竟然有大部分人對他並不看好,還有人散佈訊息說他的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就是他鼓動群臣去反對自己的父皇的。
與此同時,洛陽那邊傳來了訊息,太子李承乾已經舉兵討伐,打出了旗號便是“清君側、誅魏王”,並且聯絡了二十四州郡的刺史,共同討伐。
訊息傳來,整個長安譁然。
一些讀書人紛紛站隊李承乾,說他是未來儲君,皇上如果真的退位,最應該當皇帝的就是太子。
國子監的學生甚至進行了罷課示威,支援太子。
民間也同樣如此,很多州府的學子也都用各種方式支援太子。
一時間,似乎魏王李泰成了眾矢之的,被人拋棄了。
但事實是,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支援李承乾,朝廷很多人都不併看好太子李承乾。
實在是因為李承乾之前的做法不得人心。
在李世民大肆屠殺群臣的時候竟然自己跑了,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知道。
還跑去洛陽準備清君側,發兵攻打長安。
別說其他人,連李承乾的舅舅長孫無忌在聽到這個訊息後都臉色難看,發了一頓脾氣。
好在長安現在已經局勢穩定下來了,李靖也調動長安十六衛準備應戰。
不過群臣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趕緊讓李泰登基。
只要李泰當了皇帝,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可新皇登基哪裡有那麼簡單,很多事情千頭萬緒,需要準備,最少也要兩個月的時間。
這還是很多事情一切從簡的後果。
此時的皇宮之中熱鬧與安靜並存,沉默與壓抑同行。
除了被羽林衛團團圍困的太極宮,其他地方都很熱鬧。
內監宮女們經過太極宮的時候,不管要做的事情有多著急,也要小心翼翼,不能發出一點聲音。
李靖嫌五百羽林衛太少,強行讓柴邵又增加了五百。
此時的太極宮真的如同鐵桶一般,被羽林衛包圍的水洩不通。
夜晚,星光璀璨,太極宮門口亮起了很多火把,把這裡照的亮如白晝。
“和我的計劃一樣,看樣子,用不了多長時間,整個長安就會陷入混亂,然後就是整個天下,哈哈……”
太極宮內,李世民站在血池邊,眼中充滿了血色,臉上也露出了詭異的神色。
“魔魂已經差不多了,再滋養三日便可生成。”
蘇夫人同樣看著血池,眼中露出慈母一般的笑容,彷彿裡面孕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