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頁)
交戰的經過當然不一定如此,但交戰的結果卻是明確的:晉軍陣斬秦衛將軍梁成、揚州刺史王顯、弋陽太守王詠等十員將領(另一說王顯被晉軍俘虜),秦軍陣亡達一萬五千人,竟是攻擊晉軍的三倍,餘眾潰散,不復成軍,大批的軍器輜重被晉軍繳獲。僅僅在一夜之間,前秦名將梁成和他麾下的數萬秦軍,便不復存在了!
其實,比起淝水之戰的主戰場,洛澗之戰中晉軍的表現更讓在下讚嘆,梁成部的兵力在多數歷史記載中為五萬,比劉牢之軍多十倍,兵力之懸殊大大超過淝水主戰場,即使按照《晉書≈8226;劉牢之傳》中兩萬的說法,也是劉牢之軍的四倍,與主戰場的兵力對比相當。而且,當時秦軍連戰連勝,正是士氣高昂之時,梁成身為宿將,也沒有犯下苻堅、苻融等人的錯誤,卻遭到了比後來苻氏兄弟指揮的秦軍主力更毀滅性的打擊。正因為這次讓人震驚的慘敗,使得淝水前線的秦軍,上至苻堅,下到每一名士兵,全成了驚弓之鳥,才會在淝水主戰場一退而不可收拾。可以說,如果沒有洛澗之戰,前秦軍不至於在淝水一敗塗地。當晉軍的五千勇士,迎著漫天飛來的流矢,涉過身下冰冷的河水,沖向十倍於已的秦軍時,那是多麼氣貫山河的一幕啊!
淝水崩潰上
洛澗大捷,謝石、謝玄等立即率領晉軍主力渡過洛澗,進逼淝水。此時,在洛澗與淝水間,秦軍還有一支軍隊,主將是在前秦與鄧羌齊名,號稱&ldo;萬人敵&rdo;的猛將張蠔。(在下猜想他可能是在苻堅發現晉軍攻擊梁成時,派他來救援的,不過已經晚了一步。)張蠔,原姓弓,是山西軍閥張平的義子,苻堅討張平時,他奮力迎戰,曾在秦軍陣中殺了個五進四出,最後寡不敵眾,被秦將呂光、鄧羌擒獲。之後得到苻堅的厚待,置於左右,張蠔感其恩,從此忠於前秦,屢建大功。晉軍主帥謝石的大軍西進,正好與張蠔部迎頭相撞,張蠔不愧猛將,立時將謝石大軍擊退。但緊接著,謝玄、謝琰指揮數萬晉軍趕到,張蠔不敢再戰,率軍緩緩撤過淝水,晉軍繼續前進,與秦軍隔淝水東西對峙。
苻堅聽到洛澗大敗的訊息,大為吃驚,便和陽平公苻融一同登上壽陽的城樓,向東遠遠眺望淝水對岸的晉軍。只見晉軍軍容嚴整,旗幟鮮明,有一股凜然不可犯的氣勢,再看遠一點的八公山(今壽縣西北,地處淝水以東,洛澗以西,漢武帝時的漢淮南王劉安,自稱見到八個活神仙,在此立廟祭祀,故得名八公山)上,草木繁茂,看起來隱隱約約也象是晉軍,不由得悵然若失,面露懼色,對苻融說:&ldo;這是強敵啊!你怎麼能說他們人數不多,容易對付呢?&rdo;苻堅這句話也從反面證明:苻融原先所說的&ldo;賊少易擒&rdo;,指的應該是謝石、謝玄的北府軍主力。
這件事也可以看出,苻堅、苻融兄弟的實戰經驗都是很不豐富的。苻堅此前曾參與過打敗姚襄、平定張平和擊滅前燕的戰爭,但擊姚襄時的主帥不是他,擊張平、滅前燕時都有王猛可以依靠,他指揮作戰的能力其實並沒有得到過好好鍛鍊。苻融雖然號稱&ldo;力敵百夫,善騎射擊刺&rdo;,但實戰經驗比苻堅還少,除了這次擔任前鋒統帥伐晉外,之前沒有指揮過一次大的戰役。在發生洛澗之戰前這麼多天,他們竟沒有好好觀察過一下極有可能成為戰場淝水東岸,看看那邊的地形地物,不然也不至於為華夏傳統文化創造一條&ldo;草木皆兵&rdo;的新成語。
於是,前秦大軍在淝水西岸嚴陣以待,晉軍則在淝水東岸擺開了陣形,此時淝水兩岸的兵力對比又如何呢?
前秦方面:苻融原有二十五萬大軍,在洛澗之戰中損失了二至五萬人,苻堅從項城趕到壽陽時,帶來了八千騎兵,這樣算應該有208-238萬人,但實際數可能比這個多一些,因為從苻堅到達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