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應盡的義務(第1/1 頁)
關於葉雲芝,陳應彪有很多耳聞。
本人還是第一次見到,他知道一般人都害怕自己的樣子,刻意收斂了表情才轉頭面向她。
女子長了一張很濃豔的臉,但眼神又是清淡的,身形纖細高挑,身上沒有一點關於生意人的氣息。
渾身上下透著一股書卷氣,倒不如用學者來形容,或許來得更貼切一些。
女子像是沒有看到那條疤,目光沒有避讓徑直放在他臉上,朝他伸出一隻手:“初次見面,陳總你好。”
陳應彪短暫愣了一下神,連忙伸手握住又很快鬆開。
他是個大老粗,幼時家裡條件不好,上到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這些年在外討生活吃了很多沒文化的苦,內心裡對文化人是有一份執念的。
來深港以後,他從不少小道訊息得知了葉雲芝的本事,有文化有能力,連深港建設的方案都是出自她之手,與她合作絕對差不了。
因此,宋寧一再殺價壓縮他的利潤,他都咬牙忍了。
這個女子見到他的樣子,沒露出一點異色。
陳應彪道聽途說居多,打聽也沒打聽出來什麼,他不知道葉雲芝的底細,更不知道她是個醫學生,解剖人體這種光聽著都十分駭人的事情,她完全可以做到面不改色,還能如常吃飯。
他見她眼神都沒有產生一絲波動,心裡一陣舒坦,嘴上也下意識地多了幾分客氣:“久仰葉總大名,今日總算得見了。”
他這番表現,倒是驚呆了一旁的秘書。
他嘴角一陣抽搐,臉上表情險些沒繃住,心裡一陣腹誹,這大老粗哪回來都一副恨不得找人幹架的架勢,幾時跟人這麼客氣過。
寒暄過後,陳應彪就告辭離開了。
宋寧則和葉雲芝一起離開建材城,第一站直奔工商局。
由於葉雲芝不在深港,所以相應的證件都缺失了經營者的個人資訊,當地機構必須當面核實才能予以下證。
好在,宋寧早早就將其他材料上交了,此時只需補齊缺失部分,無需再重複核實了。
加上他打點過,上面也交代過,沒有誰會不長眼的來為難他們。
兩人一進門,就有熟絡的工作人員上前來打招呼,沒有繞彎子直接進入正題,很快就蓋章透過了。
從工商局出來以後,兩人又去了其他機構。
情況同上,每一處的效率都很高。
唯獨最後一站稅務局,耗得時間有點長。
稅收從古至今都不被人所喜,這裡亦是如此。
和別的單位人滿為患不同,這裡門可羅雀,裡面的工作人員比前來辦業務的人要多得多。
兩人進門之後,壓根不需要工作人員引導從旁協助就乾脆麻利的做完了稅務登記。
儘管這個時代納稅體系還不完善,沒有要求領取了營業執照就必須登記並於當月完成記賬報稅。
但葉雲芝還是嚴格遵循了上輩子的,她作為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納稅這個意識她早已刻入骨髓,並不因體系不健全還沒規定就去鑽這個空子。
何況,她如今還享受到了這個時代和國家最大的紅利,這更是本分。
為她辦理業務的工作人員是一個小姑娘,臉很嫩看著連十七八歲都沒有。
小姑娘來這裡工作了三個多月,每天總是苦口婆心地給前來辦業務的人普及,但收穫到的不是白眼就是抱怨,更有甚者還會被罵一頓。
這一次,對方輕聲細語,主動又配合,辦完之後還說謝謝她。
小姑娘一下就繃不住情緒,委屈地眼睛都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