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假中找真(第3/4 頁)
的同時沈愈的目光瞬間變得銳利起來,只要老柳這攤子上真有好玩意,他還真不怕找不到。
老柳這個小攤長不過三米,物件不過百多個,在老柳已經說出是瓷器的情況下沈愈覺得自己要還是找不到,那乾脆轉行得了。
沒有任何猶豫,沈愈將目光直接望向了老柳攤子上的那二十幾件瓷器。
還別說,老柳這攤子上的瓷器雖然不多,但器型卻是不少,什麼玉壺春瓶,天球瓶,抱月瓶,壓手杯,雞缸杯,太白尊,梅瓶,筆洗,扁壺,青花的,粉彩的,五彩的,常見的不常見的都有。
沈愈先拿起了一隻鬥彩雞缸杯,沒辦法,這也是雞缸杯的名氣使然,太有名了,在明代時就值錢十萬,至於到底是十萬枚銅錢,還是十萬兩白銀,或者是十萬兩黃金,現在一直爭論不休。
端詳了兩秒後沈愈微微搖了搖頭,杯子燒的太差了表面凹凸不平,都不如兩元店裡的手感好,上面的小雞知道的還能隱約看出來,不知道的說是鴿子也有人信。
放下雞缸杯,沈愈又拿起了青花梅瓶,入手生澀,單看粗糙的外表沈愈已經斷定是跟雞缸杯一個窯裡出來的,還是那種鄉村土窯,但凡能承接訂單生產杯盤碗碟餐飲用具的窯口也不會燒出如此垃圾的瓷器。
抱月瓶,這倒是個清末的老物件,只是完全沒有品相可言,是摔碎了又粘上的,老柳肯定不會為了這麼一個破瓶子讓自己猜,如果真是這樣,那是在打他自己的臉,這東西都當做寶貝追了很久,以後誰還敢來他這勻東西?
玉壺春瓶,燒製的還算不錯,但器身遍佈賊光,估計是這個月剛出爐的,說工藝品可以,說古玩估計老柳自己都不好意思。
太白尊,舊仿的拼接瓷,尊口明顯是後燒上去的,也不會是這個。
天球瓶,側面裂了三道縫。
筆洗,底部直接破了個大洞。
這都是些什麼破玩意?沈愈不由得看向了老柳,眼神裡充滿了詢問,就這?真品?老哥,您逗我玩呢?
老柳慢悠悠的晃動手中蒲扇笑而不語,好似在說,東西呢絕對有,就看老弟你有沒有眼力找出來了,眼力不行,老弟你就低次頭吧。
“咦?”
收回目光的同時,沈愈的視線落到攤子一堆鏽跡斑斑的銅錢旁,在那裡,一隻施色豔麗的五寸粉彩花卉盤正斜斜的躺在一個木架上。
朝陽灑下,盤子發出一片醉人的光澤,與周邊環境顯得格格不入,所謂鶴立雞群便是如此。
沈愈快走幾步輕輕將盤子拿起,剛一入手他就知道自己找到了,若說老柳這攤子上的瓷器有一件是真的老物件,那定是這件粉彩花卉盤無疑。
此盤為弧壁,淺腹,廣底,胎體細密,質地輕盈,剛一入手就給沈愈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瓷器本身的火光早已自然褪去呈現出的是一種溫潤秀麗,濃淡相宜的彩瓷之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盤外壁繪碧綠桃枝,盤內則繪桃花數朵與壽桃八顆,描繪技法嫻熟很見功底,非幾十年的老工匠很難有如此細膩的工筆。
沈愈小心翻轉盤底,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
若說這盤子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款識旁有一道兩厘米長的裂縫,不過縫隙並不算深,且是在盤底並不會影響盤子的整體美觀。
當然了,一件瓷器有了裂痕肯定會影響最終的成交價,但儲存如此好的清代瓷器,沈愈估計任意一個買家見了也不會放過。
話說回來一件流傳幾百年的傳世瓷器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瑕疵,要是一點磕碰與使用擺放痕跡都沒有那買家還真不一定敢買。
心裡做了決定,那就是談價格了,沈愈對老柳笑笑:“柳哥你真是好運氣,大開門的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