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武英殿大學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 第3章 話龍興燕邸建首善 立東宮文武生齟齬(8)

第3章 話龍興燕邸建首善 立東宮文武生齟齬(8)(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三國軍神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HP白薔薇與劍重生50年代帶著妹妹吃飽穿暖四合院:災年屯糧心不慌穿越古代捲入皇室震驚!主神老婆竟是我自己飄飛的殘葉被挖根骨後小可憐成了掌門心尖寵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四合院之我的媳婦有點多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一統大宋仙秦:從沙丘宮變開始

解縉微微一笑:“皇上,臣是知道一些,但不如他們自己更清楚,讓幾位自己來報豈 不更好?”

“也好,幾位都說說。”解縉的建議更為妥帖,永樂點頭。 “皇上,臣對《春秋》的研讀略深一點,也有不少心得和筆記,本來是要寫書請皇上斧正的。”三十多歲、白淨臉的金幼孜搶先道。

“叫什麼名字?”一聽寫書,永樂馬上興趣盎然,和文人在一起,他的熱點就是讀書 和寫書。

“初定名《春秋要旨》,不知皇上是否認可?” “不錯,”看上去,永樂喜滋滋的,“和太子的經筵相結合,想必還有更深的心得,哪日刊印了,朕要先睹為快。” 金幼孜還想請皇上寫個序,睃巡左右,話又咽了回去,覺著是不是在邀寵了。 接著,楊士奇報了《易經》,胡廣報了《詩經》,解縉講《尚書》,楊榮剛要說《禮經》,李至剛說:“臣是明經出身,於各‘經’皆有所悟,聖上之意要有所側重,我這個 左春坊大學士就講《禮經》吧。”

“就依各位所言。楊榮隨朕多處置一些軍政要務,就不要在這上面花心思了。”永樂 進一步叮囑,“列位切記,無論誰講,講什麼,都要先備講義,首先是相互閱校,然後幾 位尚書、閣臣共同閱正,最後由朕御覽,再行進講。”

一套嚴格的進講程式。誰要是有點歪心眼,想把自己的一孔之見傳達給太子,簡直是 太難了。

永樂言畢,下意識地一捋長髯,他為自己的周密佈置而略顯得意。應該是動作稍快了 些,舊襯衣的袖子又從黃色的外衣袖口鑽出來,隨即,永樂順手塞了回去,未及緩手,又 露了出來。事關皇帝儀表尊嚴,大多數人都看在眼裡,卻不知如何是好。

永樂一把又把它掖了回去,一抬頭,發現了群臣注意的目光,先是捉襟見肘般的不大 自在,繼而靈機一動,借題發揮道:“朕貴為天子,就是每天十換新衣也未嘗沒有!穿著 舊衣,念念不忘地提醒自己,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朕年幼時,嘗見母后於宮中親手縫補 舊衣,父皇見了就感慨道,‘皇后雖富貴之身,卻不忘貧賤之時,勤儉如初,正可以為子 孫效法了。’朕是在恪守先訓啊!”

解縉看了一眼皇太子,高熾馬上心領神會:“兒臣謹遵父皇教誨,效法先人,將勤儉 之風傳之後世。”

永樂“嗯”了一聲,嘴角浮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 永樂頓了頓,又說,“經筵的事就這樣定了,從下月開始,由大紳先從《尚書》講起。朕的感觸是,《尚書》列五經之首,是上古之歷史文獻,多有為政之大要,追本溯源嘛! 朕幾次講過,帝王之學識貴在切己而實用,經筵之重要放在為政和治世之道上,舉一反三, 觸類旁通,不要在一些虛言文辭上花工夫。朕之所以欽定講義,還要不厭其煩、三番五次地強調,蓋因此間學問關乎子孫後世治世之德能,非同小可。秦始皇教太子以‘法’治,晉元帝授太子以《韓非子》,均是強其一點,不顧其餘,倒把真正的帝王之道放在一旁、 廢而不講了。所以經不住風雨,遇亂遽亡,其教訓刻骨銘心。列位謹記,朕要你們把太子 教成一個好皇帝,而不是一個好博士。”

“臣等謹遵聖諭,不負陛下託付之意。” 第一天做太子,永樂也是有意讓高熾見識一下處理朝事,於是又滔滔不絕:“為治貴在識得大體。幾日前,一篇奏疏中一字之誤,言官馬麟喋喋不休,瑣碎甚矣!被朕好罵了 一通。吏治文書,業脞積累,人的精力時有不達,錯謬原本難免,朕當時即說:‘今後有 數目日月等字錯謬的,從旁改注,錯處用印就行,此等瑣事今後不必奏聞。’還是這個馬 麟說,奏疏內有直言其事而不稱‘臣’者,此類目無君王之輩應該議罪。議什麼罪?臣下 有幾人敢慢待皇帝,或許一時著急疏漏,絕非故意所為,誰見了,寫在旁邊就是了

目錄
接盤垃圾站,洛基求我走私寶石海之蘭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