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武英殿聚珍版 > 第3章 話龍興燕邸建首善 立東宮文武生齟齬(2)

第3章 話龍興燕邸建首善 立東宮文武生齟齬(2)(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精靈:開局撿漏玉蟲石板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崩壞世界的守護者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三國軍神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

南都司移文曉諭,三諭不成,再發兵不遲。” “再就是一件喜事,”趙彝胖墩墩的,臉上堆著肉,總給人一種似笑非笑的感覺,遇到喜事,這感覺就更明顯了。 “山東布政司奏,轄內部分州、府野蠶作繭,成方連片,一汪一汪的,寓意不淺啊!” “野蠶成繭,衣被天下,”禮部尚書李至剛忙出班道,“此乃我大明豐衣足食之兆,皇上登基不足兩年,連野蠶都趕來祝賀,足見陛下撫綏華夏乃順天應民之舉,可喜可賀! 臣請求率百官上表朝賀!”

三年靖難,永樂由藩王而承大位,知道自己在群臣、在百姓心中的位置,若沒有幾年 的風調雨順和寬鬆之政,那股子勁扭不過來。所以,對諸般祥瑞,他雖相信,盼它們更多 甚至層出不窮,昭示他的君權為神授,但他卻想在眾人面前表現得滿不在乎,一笑置之, 讓大家實實在在看到和感受到他的民本君輕的坦蕩胸懷。

“山東野蠶成繭,好事一樁,卻也不過衣被一方。若普天之下,處處如此,四方百姓 皆飽暖而無飢寒之虞,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一如古之大同之世,再為朕道賀也不晚。” 李至剛的提議雖沒有被採納,實見皇上心中還是高興的,正好乘興而奏,遂繼續道: “臣還有一個提議:我太祖肇建金陵,沿前代奠都之舊,又以龍興之地鳳陽為中都,兩都 相舉,遙相呼應,實為萬世太平之慮。雖是兩都,距離太近,於國家長治久安也有不便。臣琢磨著,北平為皇上龍興之所,山川形勢皆為陛下所興,也宜建為首善之區,充實民眾, 招徙商賈,繁榮工商,以為北都。三都並立,南北相銜,則國之根基固也!”

永樂眼前一亮,長髯微顫,露出了一絲髮自心底的卻讓人不易察覺的滿意。北平是他 的福地,沒有北平,恐怕就沒有他的今天。那深邃靜謐的大元皇宮,那樸實無華的小民百 姓,那古老幽靜的燕京街巷,那雄偉壯麗的燕山山脈,那是他二十多年由稚嫩而雄武的印 證,是讓他永遠魂牽夢縈、割捨不去的故園。他何嘗不想名正言順地把這個龍興之地規制 得一如南京?何嘗不想給它冠上個“京”的名字,但他剛當皇帝,條件不具備,時機也不成熟。處理那些冥頑的建文遺臣已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大波之上再說一件董建北平的大事,會不會第二次炸窩?所以,建北平為北京的想法只是一閃而過,卻深深地藏在心裡,孕育 著,培養著,一旦足月,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丟擲來。

今天居然有大臣率先提出,實出他的意外。他滿意地看了看李至剛,輕輕點頭,卻不 急於表態,而是狡黠地掃視著兩班的文武大臣,尤其是新歸附的文臣,看他們的反映。

李至剛之言,猶如一團點燃的火藥塞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引起了一連串無聲的爆炸, 眾人猜疑著,琢磨不出是他李至剛自己弄出的歪點子,還是皇上授意的,怎麼表態呢?大 家低著頭,用餘光相互打量著。建一個新京,那要多少人力物力,就是掛個名,以北平現 在的境況也夠吃力的。

太祖時,就因為選京的問題沒少花了心思。做吳王時,雖老早就確定了金陵這個老據 點,但總覺建都江左多有不便。考慮過北平,有人說遼金元等蠻夷居燕京已數百年之久, 旺氣飄零,王氣已盡。考慮開封,但那兒離黃河太近。還就怪了,太祖即位,黃河多次決 堤,而每一次都危及開封,不得不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至洪武末年,還在考慮關中,令 太子朱標代皇帝到陝西巡視,很不幸,太子第二年就病死了,實在是個晦氣之地。太子回 來說,關中一帶有十個大小王朝先後在長安、咸陽建都,關中的山嶺河汊頗多帝王將相之 冢陵,舉目四顧,陰氣綿綿。誰願把都城建在陵寢之上?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太祖從此 再不提選址遷都的事,也不願臣下再提此事。

十幾年過去了,眼見著金陵城一天比一天繁華,大家的心已在應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抗戰之無雙戰將鋒戈之風起雲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