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武英殿是幹什麼的地方 > 第1章 文淵閣儒士修大典 乾清宮解縉上奏疏(4)

第1章 文淵閣儒士修大典 乾清宮解縉上奏疏(4)(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精靈:開局撿漏玉蟲石板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崩壞世界的守護者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三國軍神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

國時狂寫《洛神賦》之曹子建,這是輕雲後的朔月,屬大器晚成,不為當 下,若潛心苦讀十年,再來聽用,猶未晚也!”父子二人都呆了。

馮唐易老!解縉眼前第一個蹦出的就是漢文帝時那個敢言的近臣,盤桓朝堂多少年, 卻鬱郁不能得志,武帝時終於發現了他的閃光點,再想啟用,馮唐已是九十高齡的老人了。

解縉的心一下子涼到了底,再明白不過了,以自己的青春年少,英氣勃發,正是為國 家建功立業的時候,十年,漫長的十年,那會使自己磨礪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他不敢再往 下想。

寫的什麼奏疏,辯得什麼冤?率性狂愚的毛病怎麼連自己都控制不住,談吐揮毫之間 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多少話灌進了皇上的耳朵裡。不過皇上還是惜才的,他之前之後,那 麼多人死於非命,皇上沒治他的罪,只回家讀書,還不夠幸運嗎?沒什麼可說的,捲鋪蓋 回家吧,說是十年,這一去興許再無回頭之日,一腔壯志也只能藏於心中、寄情山野了。

父子二人謝過皇上悻悻而歸,京師同僚竟沒有一個送行者。 八年後太祖駕崩,他不想再埋沒自己,輾轉來到京城,建文時幾經周折,才重回翰林院供職,直到燕王靖難得勝,帶兵入京,解縉和楊榮等一班文臣一同迎附,叩首馬前,成 為新皇帝的寵臣。

永樂的用人原則是盡忠者納,對忠於自己的文臣武將一概不記前嫌,他幾乎把所有的 注意力都放在了彪炳史冊的文治武功上,所以,對像解縉這樣有才子之稱的文人學士尤其 禮敬,即位不久就單獨召見。問他:“十幾年前,你有一份洋洋萬言的上封事書?”永樂 不溫不火,突然問到那份當年就因文采和敢言而傳得沸沸揚揚的奏疏,解縉不知是福是禍, 沒它還不至於回鄉多年呢。他跪在地上,心思飛轉,才子的才情卻在這一刻蕩然無存,搜 腸刮肚,憋了好半天也不知如何回答,最後,不得不老老實實說了個“是”字,額頭上早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皇宮內外,鄉野之間,陳瑛、紀綱相比肩,網羅罪名,追論建文餘黨,殺人殺得慘烈, 他真怕一句話不當又失去了這份夢寐以求的、足以施展他偉大抱負的差事。

“朕看過了,筆法雖尖刻了些,卻不失為一份盡職的上好奏疏。” 跪地的解縉一直提著的心這才踏實下來。永樂並沒有注意到解縉的表情變化,踱著步,叫解縉起來,慢悠悠道,“對大明江山有利的言論,朕會慢慢斟酌,而其中說到先皇好觀《說苑》《韻府》雜書,及至《道德經》《心經》,你以為甚非所宜。殊不知,天子雖天 之元子,受命於天,畢竟為人身,也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閒暇之餘,觀一二雜書陶冶 性情亦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臣記住了,放筆遊思之時,尤其對皇上,當三思而後行。簡明扼要,提綱挈領,讓 皇上一目瞭然。”

永樂點頭:“朕沒有指責你的意思,倒是對奏疏裡下面的話很有興致。你說前朝陰氏 之《韻府》抄輯穢蕪,略無可採,願集一二志士儒英,請得執筆,上溯唐、虞、夏、商、 周、孔,下及關、閩、濂、洛,根實精明,隨事類別,勒成一經,意即作一部大類書,有 這話吧?”

這是解縉的夢想,自幼的夢想,裹在奏疏裡說了,希望引起皇上的注意,圓自己一個 久遠的夢。可惜太祖沒有那意思,還把他變相放逐了,今上舊事重提,是要修書嗎?是要 讓自己像紫陽先生校注四書五經那樣,開本朝修書的先河嗎?解縉的心境由平和變得興奮, 繼而抖動著,跳躍著,臉上綻放著孩子般見了美食的喜悅,連聲音也顫抖了:“皇上,此 臣多年未泯之志向,若陛下信任,有皇家圖書,再得一二儒士之助,不出一年,臣就把是 書奉到皇上面前。”

“一言為定!”鐵作坊遇上了好鐵匠,永樂滿臉的笑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抗戰之無雙戰將鋒戈之風起雲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