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使撒國給事中遭囚 戰西域帖木兒稱霸(5)(第2/2 頁)
昏天黑地、天崩地裂的慘烈之戰。永樂不是花剌子模可汗摩柯末, 二十年的一線征戰早已將他打造成了一流的軍事統帥,以逸待勞的他和遠道疲師的帖木兒未曾對決而在戰略上就已分出伯仲。
再往下,也就不用說了。
“撒馬爾罕城知道了帖木兒的死訊後,戒備森嚴,”傅安回憶,語氣已平緩、淡漠, 有了度盡劫波的歸屬感和勝利感,“因長子早喪,帖木兒的長孫哈里匆忙即位,草草處理 了喪事。其國疆域雖大,國民卻稀疏,沒有百姓,何談民心?只靠軍隊維持。可大軍已四 分五裂,哈里再也沒有能力像乃祖一樣窮兵黷武了。可汗哈里親到使臣駐地,把臣等迎到 宮內,表示歉意。從此,臣等又是大明的使臣而不是囚徒了,將養了一年多,便遣使臣虎 歹達送臣等回國,又貢馬兩百匹,就算是恢復舊日的朝貢關係吧。陛下,臣奉使十三年, 雖艱辛備嘗,苦險萬端,但心在朝廷,根在大明,無日無夜不在思念皇上,思念故土。若 無我大明昭如日月之光輝,強如泰山之威勢,早已沒了臣的今日。陛下皇恩浩蕩,天威遠 播,助臣等榮歸。臣有不稱職者,帶去的千五百人,僅生還十七人,此臣之大罪也!”說罷,挪動著跪在地上,又一次潸然淚下。
永樂看著這個和自己年齡相近卻已鬚眉盡白、瘦得走了形的人,無限感慨,不用再懷疑什麼,這足已能說明一切了。
“愛卿請起。十三年的朔漠風沙著實不易,雖備極艱辛,志節益勵,心有大明,不辱 使命,朕又看到了今日之張騫、蘇武。對歸國的十七人朕將著禮部、戶部敘功並大加賞賚; 死難者厚恤家屬。至於撒馬爾罕,既然不想構兵,朕豈是黷武之人,明天朕見一見來使, 然後由禮部款待並予以賞賜,遣使祭奠帖木兒,對哈里等賞以銀幣。你好好的將養一段, 讓那個來使虎歹達多留些日子,你最熟悉那裡,再為朕辛苦一番,還隨他回訪,以示我大明懷厚天下之心。”
“臣遵旨。但臣將養與否似不重要,雖已近知天命的年紀了,這把老骨頭也是風沙裡 歷練過的,挺得住,陛下認為何時動身最好,臣即赴行。”
“好好,朕深解你一片赤誠之心,和禮部鄭尚書議後再定。” 傅安出去,永樂滿心欣慰地又開始踱步,傅安歸來的最大喜訊就是來自撒馬爾罕的巨大威脅解除了,鄭和的任務也減輕了,雖然瓦剌、韃靼不時尋釁,但眼下不會有大的戰事, 藉著西北邊疆的安定,治水,修河,屯戍,要好好增強一番國力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