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古邑旅遊景點 > 第12章 秋老虎吃人

第12章 秋老虎吃人(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擎天仙族風雪狐妖志第一逍遙本仙在此變異洪荒:盤古大腦太平道傳奇蓮花樓之與君同逍遙從笑傲開始,殺穿諸天二十年,扞衛天下綜武:開局混入美女聊天群千秋客斬殺倭奴,使我武學通神錦衣衛當差,從小旗到帝國守護神追光劍影江湖錄神鵰楊過:芙妹請自重!重生張三丰自帶系統綜武:截胡南宮,李寒衣提劍上門綜武:開局天選,我選擇修道江湖俠侶挽劍愁眠

逝水流年。

轉眼又是5年。

時間已是1945年9月3日。

在秦夢西境,壺溪往西十多里的廟下村,田畈裡的晚稻即將成熟。

風過處,綠油油的稻禾帶著飽滿的稻穗在輕輕起伏。

起伏的稻穗尖上,露出幾處涼亭的黑瓦與飛簷。

正是處暑節氣。

處暑,是“止暑”之意,意謂夏天結束,涼秋到來。

再過5天就是白露。

而一到白露,則蘆花飛白,清露凝霜,天氣就會明顯轉涼。故《詩經》裡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之句。

按理,這個時候,應該要穿上單衣了。可人們依然是夏天的打扮。

女人們穿著汗衫,手中搖著麥草扇。

姑娘們汗衫裡面還穿著小褂,小心地呵護著要緊的地方。

男人們仍然打著赤膊。

這天氣怎麼回事?

農諺講:“早立秋,涼叟叟;晚立秋,熱死牛。”

1945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農曆七月十一日,按照傳統的判定方式,屬於晚立秋,預示著接下去的天氣會很熱。

果然,之後的三伏天,氣溫創造了一個高峰,“十八隻秋老虎”的兇猛程度,遠遠大於赤日炎炎的夏天。

“十八隻秋老虎” 可能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才有的稱謂,意指秋天的“倒炎熱”

所謂的“倒炎熱”,就是指不該熱的時候卻熱。

可江南很多地方就是這樣,不該熱的時候,就讓你熱,而且熱個透,讓你有種刻骨銘心的體驗。

連續的乾旱,攝氏40度左右的高溫,讓高粱這樣的耐旱作物也無法承受,最終活活渴死。

此刻,這些過氣的高粱,就站在坡度大於30度的山坡上,縱然渾身乾枯,枝葉泛白,卻寧死不屈,堅決不倒。

在此之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高粱的這種品質,而只知道胡楊。

胡楊生長在西北大漠,據說活要活1000年,死了仍然高高挺立,枝丫伸向天空,好像許多雙巨手,向天空再要1000年。倒下後,還得1000年後再腐。

這南方沒有胡楊,只有高粱、玉米、大豆、粟米、南瓜等耐旱作物。

而它們也不是最後的強者。

在極端乾旱的條件下,能夠保持昂揚生機,在你面前鋪陳出一片堅強的綠色的,只有番薯。

是的,這時,一坡綠油油的番薯,足以吸引所有飢渴者的眼光。

就在正午烈日當空之際,有一支人馬,出現在曠野裡,穿過一個又一個的涼亭。

他們來自鶩州日軍蘇浙總部。出發時為一個小隊,共54人,奉命前往秦夢某地,與駐紮滬杭的日軍會合,向國民黨第三戰區某部投降。

走著走著,隊伍分成了兩撥。體力好的,遙遙領先去了。體力差的,互相照顧著落在後面。轉過一些山嘴後,前後兩撥就互相看不到了。

也許是怕遭到兩岸中國軍隊的伏擊,他們沒有浮舟東下,而是走了岸路,而且不是沿江的大路,而是揀了麻繩一般蜿蜒曲折的山鄉小道。

桐江、秦夢一帶,驛道和村鎮間像樣一點的道路,用的全是鵝卵石和青石板。

隨著連年的戰爭,在中國境內和整個東南亞的交戰過於頻繁,日本國的兵力消耗十分嚴重。

從1937年8月13日開始的松滬會戰,到1944年的豫中會戰,大小二十多次戰役,每次都有成千上萬的日本軍人戰死。

尤其是後兩次長沙會戰,更是再創高峰,日軍傷亡分別有五六萬之眾。

小小的島國,又哪裡能夠補充如此龐大的戰爭減員?

哪怕在家

目錄
都轉生玄幻了,誰還能甘心平凡呀
返回頂部